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这大清真是要完了。
    ……

    ……

    盛京城外——

    贾珩拿着一根单筒望远镜,凝眸看向那天穹上通天而起的火光和滚滚浓烟,转头看向一旁的陈潇,叙说道:“潇潇,城中这冒起的滚滚浓烟,应该就是城中的粮仓。”

    陈潇点了点螓首,柔声道:“应该是。”

    贾珩朗声说道:“就是不知道烧了多少,不过,不管如何,盛京城人心惶惶,人心既去,这城池也就难守了。”

    陈潇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思。

    贾珩道:“先回中军大营,商议攻城事宜。”

    其实,米粮短缺的问题不会一下子暴露出来,但却无疑最为打击士气。

    比如,曹操率兵偷袭乌巢,烧掉袁绍囤积乌巢的粮草,袁绍大军就瞬间崩溃,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军心动摇,士气崩溃。

    中军大帐——

    贾珩坐在一张漆木条案之后,已经吩咐着兵卒通知着京营和江南水师的一众军将,不大一会儿,可见屋内黑压压的一片。

    北静王水溶、康鸿、韦彻一众军将面上皆涌起喜色。

    而不大一会儿,魏王也与楚王两人掀开军帐,面上同样见着喜色,朗声说道:“子钰,城中冒着一团团滚滚硝烟,听说城中的粮仓着了。”

    先前,贾珩当着魏楚两藩的面,给陈潇安排了计策,如今终于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贾珩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如今,城中粮秣被焚烧一空,城中正是人心惶惶之时,这几天,诸部大军当在完成合围之后,加紧攻城,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下方众将闻言,都开始拱手应是。

    待众将散去,贾珩凝眸看向魏王和楚王,说道:“两位殿下,粮秣和军械这两项准备的如何?”

    魏王陈然道:“子钰,粮秣并无短缺,先前改行水路,粮秣运输效率大为提升,已经较先前好上许多。”

    贾珩转而又看向楚王,道:“楚王殿下,最近军械准备的如何?”

    楚王陈钦面色带笑,说道:“子钰放心,军械已经准备周全,红夷火铳的铳弹供应充足,绝不会让大军短了铳弹。”

    贾珩目光咄咄而闪,朗声道:“今日,京营诸军养精蓄锐,明日趁热打铁,一同攻城做准备。”

    在场京营众将校闻听此言,在这一刻,都是纷纷拱手应是,然后昂首大步离了军帐。

    一旁的陈潇看向那蟒服少年,道:“盛京城破城应在近日了。”

    贾珩点了点头,道:“不可大意,对了,满达海还有硕塞那支骑军,现在何处?”

    陈潇道:“硕塞,并未在辽阳至盛京的粮道上再行袭扰,至于满达海,见大军走水运还有海运粮道,最近倒是消停了许多。”

    贾珩想了想,叮嘱说道:“这两支兵马也不能大意,让曹变蛟和贾芳率领兵马追杀。”

    陈潇凝眸看向那蟒服少年,低声说道:“曹变蛟传来飞鸽传书,想要调拨至盛京,协助大军攻城。”

    现在哪一个汉军将校都知晓盛京这边儿是立功所在,可以说如果有着功劳可以封侯。

    尤其是曹变蛟,心头有封侯之念,先前在护送粮道之时,面对满达海也没有立什么功劳。

    贾珩想了想,斩钉截铁说道:“派人告诉他,如果能寻到满达海的那支兵马,足以封侯。”

    陈潇应了一声。

    旋即,陈潇柳眉轻扬,说道:“东平郡王世子穆胜,已经率领朝鲜联军,前往赫图阿拉城。”

    贾珩拧了拧眉,目光深深,朗声说道:“给穆小王爷飞鸽传书,以赫图阿拉城为中心,向科尔沁和北方的荒原进兵。”

    这个时候,罗刹国其实已经在北方崛起,随着时间过去,犹如康熙年间,罗刹国会派出铁骑侵扰大汉边境。

    陈潇点了点头,点了点头,说道:“我等会儿就派人飞鸽传书,送将过去。”

    而后,这会儿,就见一个锦衣府卫快步而来,进入军帐,拱手说道:“都督,谢侯回来了。”

    贾珩凝眸看了一眼陈潇,说道:“一同去迎迎。”

    相比曹变蛟的无功而返,谢再义先前不仅歼灭了硕塞率领的袭扰粮道的数千军卒,并护送着粮道周全,同时派出兵马搜寻硕塞残部的踪迹,以免辽阳至盛京的粮秣运输线再出麻烦。

    这会儿,谢再义率领万余铁骑自远处赶来,可见骑军浩浩荡荡,旗帜遮天蔽日。

    正值金秋十月,铁蹄踏过,荒草丛生,可见黄沙滚滚。

    先前,谢再义已经留下了贾菱率领五千骑军用以护送粮道。

    其实,随着另外一条海运路线的畅通,自辽阳转运来的粮秣份额倒是大大减少。

    谢再义吩咐着骑将,率领大批骑军从一侧进入营盘。

    而贾珩这会儿也在锦衣府校尉和力士的扈从下,来到近前,迎着谢再义的目光注视,笑道:“谢兄,许久不见。”

    贾珩并未以官职和爵位相称,等盛京城破,回京以后说不得还有一场政治上的“硬仗”要打。

    谢再义此刻在马鞍上端坐,旋即,翻身下马,将手里的缰绳丢给一旁的护卫,抱拳道:“节帅。”

    贾珩道:“谢兄来的正好,这几天,正要准备攻打盛京城,正需要谢兄这样无坚不摧的猛将,攻打眼前的盛京城。”

    谢再义道:“固所愿,不敢请尔。”

    心头不由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感动。

    陈潇点了点头,伸手相邀说道:“此地非叙话之所,可以一同至军帐叙话。”

    “准备接风宴。”贾珩伸了伸手,吩咐道。

    谢再义点了点头,在贾珩搀扶着胳膊下,向着中军大帐行去。

    这会儿,在军帐中的魏王、楚王,也从军帐中出来,笑着看向与贾珩把臂而行的谢再义。

    众人说话之间,进入军帐当中。

    而后,众人落座下来。

    贾珩凝眸看向谢再义,目光微顿,问道:“硕塞那边儿怎么样?”

    谢再义沉声说道:“现在由贾菱率领五千骑军,护送粮道,硕塞这十来天都没有见着他的踪迹,盛京城方向可有他的踪迹。”

    贾珩道:“现在盛京城已成死局,硕塞根本不可能来盛京城,大概会一直在草原游荡,不知所踪。”

    谢再义两道浓眉之下的粲然虎目闪了闪,沉声说道:“许是为了保留火种,也未可知。”

    贾珩点了点头,清声道:“倒也不无可能。”

    不远处的楚王陈钦,手里端起一杯青花瓷的酒盅,朝着谢再义敬了一杯,说道:“谢侯,小王敬你一杯。”

    谢再义连忙道:“楚王殿下,真是折煞末将了。”

    当年,在京营中因为顶撞上司而被发配至城门的谢再义,在经过几年的宦海之后,也慢慢成熟起来。

    魏王陈然见着这一幕,暗暗皱眉,转念之间,心头却又有些不以为意。

    因为先前在京营之时,魏王陈然作为行军主簿,典掌军兵作训征战之事,平常与谢再义也多有结交,可谓给予尊重到了极致。

    古之贵人,礼贤下士,多是以折节下交,就是突破阶级地位的平等相交,才让人感到格外的尊重。

    众人也不多言,开始用起饭菜,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