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贾珩:女真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求月
    贾珩修眉蹙起,似是自失一笑,道:“就是这么一说。”

    陈潇修眉蹙了蹙,轻声说道:“你说这女真人就坐以待毙?”

    “应该不会。”贾珩放下茶盅,喃喃说道:“女真人多半会想出一些诡谋。”

    陈潇也蹙眉深思,喃喃说道:“比如……”

    “比如偷袭粮道,女真人会偷袭粮道。”贾珩言及此处,只觉心头不由为之笃定几许,道:“我大军进攻辽东,粮道军需颇为绵长,而这些就给了女真一路袭扰的机会。”

    陈潇脸上似是现出若有所思之色,道:“女真大概率派骑军袭扰粮道,我大军几十万,这一路粮道绵长,想要回护,十分不易。”

    想了想,陈潇拧了拧眉,目光沉静,问道:“那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贾珩道:“派骑军沿路护送,关键是如何寻找到女真骑军的踪迹,不管如何,肯定会受得一些影响。”

    陈潇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说道:“这些交给京营骑将就是,只是如今进兵如此顺利,倒也有几许梦幻。”

    贾珩点了点头,感慨道:“一晃也有几年了,女真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其实,女真落得如今之冰消瓦解的局面,根本不是这区区几战造成的,而是自贾珩从崇平十四年以来,一点点对大汉纠偏,先除内忧,再治外患。

    所谓厚积薄发,功不唐捐。

    在前期,从贾珩与多铎在江南的较量,再到岳托在西北的兵败,再到阿济格与鳌拜在倭国、朝鲜的相继兵败。

    女真的国势不是一下子垮塌的,而是被一刀刀削掉,最后举国之兵北伐,挟雷霆之势,如泰山压顶,女真人完全难以抵挡。

    世上许多事并没有什么外人眼中的一蹴而就,更多是长期坚持之后的先难后易。

    不过,盛京城应该没有那般容易攻破,这是满清的底蕴。

    如果不想造成较大的伤亡,乃至为其翻盘,就需要如一个下棋老手一样,彻底封死女真的所有后路,一步步将死女真。

    ……

    ……

    翌日,天光大亮,夏日原就天亮的早,晨曦微露,而京营征辽大军迅速开拔,十几万大军打起一面面黑红旗帜,直奔盛京城。

    而此刻的盛京城,在新的一天当中,同样迎来了汉军的再次攻城。

    “咚咚……”

    战鼓隆隆而响,刀枪如林,马蹄声碎,大批京营将校,手持军械,浩浩荡荡地向着盛京城围攻而来。

    这一次仍是江南水师与河北边军担任攻城主力,而谢再义则是率领一众铁骑,在盛京城四方逡巡四顾,提防盛京城中的兵马,从盛京城中出来袭扰汉军的炮队。

    所谓,担忧自也是相互的。

    汉军的炮铳同样担心女真骑军从盛京城中捣毁破坏。

    伴随着炮铳之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大批身穿红色鸳鸯战袄的汉军如潮水一样,向着城墙涌去,伴随着喊杀声此起彼伏。

    大批汉军扛着一架架木质云梯,手中握持着一把把明晃晃的雁翎刀,向着城墙攀爬不停。

    在这一刻,女真兵丁同样从城头上向下扔着滚木礌石,砸着云梯上不停攀爬的汉军。

    而一座衙堂当中,一众雪白色泡钉铜甲的两白旗旗丁,按刀而立,神情警惕。

    多尔衮头戴玉冠,一袭亲王紫玉绸带的蟒袍,落座在厅堂当中的一张梨花木椅子上,相比前几天的人心惶惶,此刻的盛京城,似乎习惯了这每天的炮声隆隆。

    反正汉军暂时攻不进城内。

    多尔衮在一旁的漆木小几上放下茶盅,平复着心头的思绪,转眸看向一旁的幕僚苏弘祖,道:“城中的各家的家丁,是否已经登上城头,协助守城?”

    苏弘祖道:“王爷,城中的士绅大族都通晓大义,都愿意发动家丁僮仆至城上协守。”

    多尔衮点了点头,问道:“如今城中兵丁众多,战事惨烈,本王意在重金抚恤伤亡将校,户部方面还有多少银子?”

    提及国帑储备,苏弘祖面色微顿,低声说道:“近二年来,我大清在倭国、朝鲜多次用兵,国帑耗费庞巨,入不敷出。”

    有些事情同样是相对的,汉军大举兴兵,消耗了不知多少国帑饷银,女真也好不到哪里去。

    相比大汉还有诸省赋税以及新政施行后的税赋血包补充,大清就严重供给不足。

    多尔衮默然片刻,说道:“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到了冬月,就可见转机。”

    苏弘祖道:“撑到年底,倒也问题不大,只是王爷还当多做准备才是。”

    多尔衮道:“让城中再多筹措一些粮秣。”

    苏弘祖应了一声,只是心头阴霾却越发浓厚。

    大清这艘船要沉了,最为尴尬的就是这些曾经的汉臣,心头无不担忧汉廷会兴师问罪。

    这段时间,盛京城中诸般流言兴起,一些汉臣人心思动。

    而贾珩在锦州城对待汉臣的做法,也在潜藏在盛京城中密谍的四处散播下,动摇着汉臣的人心。

    待苏弘祖离去,多尔衮面色肃然,长长叹了一口气。

    ……

    ……

    距离睿亲王府三里外的一座民宅,门楣上悬挂着一张油漆桐木的匾额,其上书写着“孙府”。

    这就是孙绍祖在盛京城的居所。

    孙绍祖从外间进来,那长满络腮胡子的雄阔面容上,见着一抹疲惫之态,坐在梨花木椅子上,“啪嗒”一声,端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

    这几天,孙绍祖作为汉将,也被多尔衮派往城池之上协守城防。

    这会儿,可见垂挂的珠帘“哗啦啦”响动,不大一会儿,如兰如麝的香风轻轻浮动,就见一个衣衫华美,端庄明丽的丽人,快步进入厅堂。

    其人正是乔家的大小姐——乔蝶。

    “老爷。”那丽人轻轻唤了一声,说话之间,快步来到近前,说道:“这几天,都说盛京城要破了。”

    孙绍祖点了点头,道:“盛京城固若金汤,不用理会。”

    说着,拍了拍自家的一侧肩头,说道:“老爷胳膊这会儿酸痛的厉害,你帮我捏捏肩头。”

    说话之间,来到孙绍祖身后,伸出小手轻轻给孙绍祖按着肩头,说道:“老爷,马总兵的夫人说这城要破了,我们这些降将的家眷,是不是要……被朝廷问罪?”

    所谓,汉将在盛京城中的圈子,也有夫人之间互相走动。

    孙绍祖道:“锦州那边儿不是说,赦免了不少汉将?显然汉廷这是做给盛京城中的我们看的。”

    乔蝶闻听此言,眼前莫名一亮,娇俏的声音中带着几许柔糯,说道:“那老爷的意思是。”

    孙绍祖面色微顿,压低声音说道:“我们这些降将不用担心,不过是迫不得已,混口饭吃罢了。”

    当然,将来回归朝廷以后,秋后算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而他孙绍祖还不一样,他是深入敌国,传递敌情的无名英雄!

    不奢求中山侯,中山伯应该封上一个吧?

    乔蝶柔声道:“老爷,那这些天,战场刀枪无眼,还是小心才是。”

    孙绍祖道:“老爷这几天也要守城,是得小心行事,这汉人的炮弹可不认人。”

    而此刻不仅是孙绍祖在议论着盛京城的现状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清这是药丸了。

    毕竟,汉军都打到盛京城下,而大清已经连连败了几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