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87章 见福王
    青牙军以其强大的战斗力著称,任何混乱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破坏。

    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承受温越因不满而离开的结果,那将意味着洛阳城的失守。

    而洛阳城的失守,将直接威胁到他们这些官员和士绅的安全。

    或许,就如温越所要求的,这下大家都要准备破财免灾了……

    吕奇伟早已听说过温越的威名,汝州之战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实力。

    进入军营的时候,他认真观察了温越的部队,的确是如狼似虎的精锐之师。

    所以务必要将温越留在洛阳城内。

    吕奇伟道:“关于粮草之事,温将军无需担忧,老夫会联络城内的官绅,共同为守城贡献力量。”

    说着,他又旁敲道:“依温将军看,此次流寇进攻洛阳,我们有多少胜算能守住城池呢?”

    温越淡淡道:“流寇虽有十万之众,但都是乌合之众,在我青牙军的猛烈攻击下,只会不堪一击,诸位大人无需过于担忧。”

    听温越的话语,非常淡然,十分有信心。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异口同声道:“这便就好,这便就好。”

    王长义提议道:“困守孤城是兵法上的大忌,不如陈副总兵和温将军凭借卓越的战斗力,主动出击,向永安进军,主动给予流贼痛击如何?”

    温越道:“眼下流贼不是聚集,而是分布在永安、宜阳、新安等地。

    “如果攻打永安的贼寇,其余的可能会四散逃窜,给各地带来更大的祸患。

    “因此,本将认为,我们应该静待流寇集结,等他们的军队疲惫不堪时,我们再给予雷霆一击,一举消灭流贼。”

    温越已经与青牙军的将领们商定了战略。

    打算利用洛阳的坚固城池,消耗流贼的锐气和实力。

    等敌人斗志消沉后,再切断他们的粮道,猛烈攻击敌人的中军大营,一举击溃其大部。

    如此一来,十万流寇必将溃不成军。

    “将军所说的不无不妥之处,便如将军所说的吧。”

    王长义看似应了下来,实则心中不快。

    制定策略本是文官的职责。

    而温越却直接否定了他的计划,没有给他留任何颜面。

    此外,温越提出的简单策略就比他高明,这让王长义有一种小丑的感觉。

    ……

    王长义在确保了粮饷供应后,又讨论了温越和陈伏涌的驻扎安排。

    最后,根据温越的提议,将青牙军和总兵营设在洛阳城的北关。

    北关距离主城仅两里,温越和陈伏涌的部分军队将驻守于此。

    其余军士作为游兵,既能守城,也能随时从北关出击,从背后攻击流寇,分散他们对洛阳主城的注意力。

    安排好驻扎事宜后,吕奇伟、王长义等人就告辞离开。

    三天后的腊月十二日。

    青牙军和总兵营从东关进入洛阳城。

    那天,从东关大石桥到东门,沿途挤满了围观的民众。

    大军行进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军民的士气达到了顶点。

    青牙军最精锐的卫队打头阵,他们骑着骏马。

    而鲁密铳手背上的长枪管,引起了百姓的好奇和讨论。

    接着是温越和陈伏涌的大旗,两人身着精良盔甲,笑容满面地向街上的百姓挥手致意,引来阵阵掌声和赞扬。

    随后是青牙军的骑兵和陈伏涌的家丁营,包括高严的正规骑兵和祖柏、张大春的骑马步兵。

    他们五马一列,威武前行。

    火铳手身着棉甲,长枪手身披铁甲,枪杆插在马鞍上,形成一片壮观的枪林。

    骑兵队伍庞大,铁蹄声不绝于耳。

    百姓们交头接耳,对这三千多骑兵的精锐赞叹不已,他们相信有了这样的官军,洛阳城的防守将不成问题。

    骑兵之后是青牙军的步兵,同样五人一列,整齐划一地行进。

    洛阳的百姓惊叹不已。

    他们从未见过装备如此精良、气势如此逼人的官兵。

    尤其是这支军队的朝气和锐气,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牙军抵达洛阳城外数日,虽然城内热议不断,但青牙军始终保持着神秘,藏于兵营中不露面。

    这在百姓眼中便意味着他们纪律严明,未扰民分毫。

    所以,在青牙军终于公开亮相时,给洛阳军民带来的激动难以言表。

    有了这些精兵,不仅守城,就算是击退流寇也显得绰绰有余。

    欢呼声如潮水般涌动,不过青牙军并未受到影响。

    步伐依旧整齐划一,昂首阔步,引得众人连连赞叹。

    青牙军的步兵过后,是陈伏涌总兵营的步兵。

    尽管装备和素质略逊一筹,但他们的锐气和自信却毫不逊色,同样赢得了民众的热烈欢呼。

    对洛阳百姓来说,这是河南府的军队。

    因此,他们对总兵营的喝彩声,似乎对青牙军的欢呼声更加热烈。

    虽然一千多辆马车先行进入城内,不参与入城仪式。

    但十门红夷大炮被拖入城中,跟在步兵后面。

    百姓们对这些重型火炮充满好奇,纷纷上前围观,给维持秩序的洛阳官兵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洛阳的官员,包括总兵王宇少等,都在福王府前等候。

    温越等人进入洛阳后,沿着东大街行进,然后进行转向,最终前往东北角的福王府。

    洛阳城的街道错综复杂,若是没有官员引导,很容易迷路。

    沿途的街道和巷子都挤满了围观的民众,甚至屋顶上也站满了人。

    当温越远远望见福王府时,不禁感叹其富丽堂皇的气派。

    高大的台基连绵城墙,围墙坚固,飞檐红墙,前方的广场显得格外开阔。

    此刻,宽阔的广场上,河南府的官员和将领,以及王府的百官,由兵备王长义、前兵部尚书吕奇伟等人带领,早早地在此迎接。

    在他们前面,站着一位身着黄袍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十分肥胖。

    他便是世子朱由崧。

    进城的青牙军和总兵营的战士在广场上列队集结。

    而广场周围,依旧有着许多兴奋的洛阳市民,他们热烈地讨论着。

    但当青牙军在寒风中肃立成阵后,周围的喧闹声渐渐平息。

    朱由崧起初还好奇地打量着军队,与身旁的侍从指指点点。

    而在青牙军列队完毕后,他不由惊讶得合不拢嘴。

    不远处,一支铁甲大军在寒风中纹丝不动。

    行列整齐,从任何位置看过去都是一条直线。

    除了马匹发出的响鼻声,再无其他声响。

    这样的强军气势让朱由崧从未见过,既新奇又惊惧。

    温越也在打量着面前这个肥胖的黄袍男子。

    这家伙除了眼睛很小外,没有其他显著特征。

    这个家伙,历史上就是弘光帝,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