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满唐华彩 > 第206章 空穴来风
    虢国夫人府。

    薛白终于忙完了太乐署的差事,正在沐浴。

    玉石砌的水池中,青岚正给他搓着头发,嘴里叽叽喳喳的。

    “虢国夫人说了,她的骊山别业也是有温泉池的,可舒服了,比这个还要舒

    服,还说到时候让我也泡一泡呢,想必是唬我吧?一会我得记得要把郎君换洗的衣服收好,出发时不能忘了…….

    “她让你唤她“瑶娘’,你唤便是。”

    “那我多放肆啊。”

    薛白侧过头看去,见青岚头发湿湿的,眼睛亮亮的,对骊山之行十分期待。

    这让他也有些期待起来。

    还未出浴,明珠在外面唤道:“薛郎,奴婢进来了。”

    “嗯。”

    首发网址https://

    青岚吓得连忙双手抱怀,像虾一样蜷缩起来,虽然她本身还穿着亵衣。

    明珠却没看她,向薛白道:“出事了,有御史上表告状,称薛郎与瑶娘…....不清白。瑶娘正在发脾气,薛郎是否去安抚一下。”

    “好。”

    薛白当即猜到这是怎么回事。

    他早有预料,那些盯着刊报院的人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有对付他的机会了。

    今日告个状,反复提醒,让圣人对他与杨氏之间单纯的姐弟情谊产生恶感;明日告个状,让圣人怀疑他交构庆王;后日再告,就要指他是李瑛余党了。

    走过长廊,便听到大厅里杨玉瑶正在发脾气。

    “到底是哪个长舌鬼多管闲事?!”

    吏部,公房。

    陈希烈捧起茶汤吹着气,饮了一口,叹道:“长安城真是谣言四起啊,说什么的都有。”

    杜有邻别的不会,装糊涂却是一把好手,疑惑道:“不知都有哪些谣言?”

    “都是些风流韵事。”

    陈希烈抚着长须,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等了一会,见杜有邻一脸茫然连接话都不会,只好开口说起来。

    “有说嗣许王之继妃徐氏与驸马张珀私通,又说是与嗣歧王或嗣薛王私通;

    有说张咱与唐昌公主私通,还生下一个孩子的。”

    “什么?”杜有邻被茶汤烫了一口,连忙擦拭桌案。

    “世风日下。”陈希烈苦笑摇头,道:“还有人说,薛白与虢国夫人私通。”

    “这倒是……早有耳闻。”

    “话虽如此,薛白现下更是在风口浪尖了,老夫今日还听到另一个了不得的传闻。说是,薛白早与庆王有所勾结,是提前知道庆王之子要任秘书监,方才先为此铺路,揣度并利用圣意。”

    “咳咳咳,左相这又是从何处听来的?”

    “右相府听来的。”

    说罢,陈希烈脸一沉,这已是明晃晃的威胁了——“薛白再不老实,右相就要出手了。”

    只有徐氏的谣言他是听来的,旁的谣言都是他放出的,为的便是震慑薛白。

    杜有邻登时脸色大变,如坐针毡。

    “庆王本就收养了废太子之子,薛白一旦沾上此事,可是很麻烦啊。”

    陈希烈叹息道,“他是老夫的属下,老夫真想庇护他。思来想去,尽快外放才是。”

    “那,长安县尉……..”

    “还想着长安县尉?出京,出京。”

    陈希烈叱喝一声,“江宁丞这般好的阙额,望县县丞,江南繁华之地,秦淮河销魂乐处,乌衣巷风流居所,他还挑剔,再犹豫可就被旁人抢去了。”

    杜有邻倒是被唬得愣愣的,可惜还是做不了主,最后才想起来道:“宁为赤畿尉,不为望县丞。”

    陈希烈也知这就是个传话的,抬手一指,骂道:“真是不知好歹。若实在想要为畿县尉。北都附近的太谷、文水、榆次、盂县、交城五县,选一县奏上来,老夫想办法让右相批。

    杜有邻气势已经完全被击溃了,但还在死记硬背般地转述,道:“只选京兆府赤畿县。”

    “想得美。”陈希烈道:“老夫是要庇护他,他若不急,随他去吧。”

    杜有邻焦急不已,下了衙便派杜五郎去问一问薛白,要不要尽快外放算了,实在不行,选一个太原的畿尉,以后再谋升官。

    偏偏杜在家,正坐在书房里修剪指甲,开口便道:“阿爷糊涂,太原天高地远,他若去了。哥奴轻易可操控他的考功,天长日久,圣眷淡了,杨氏姐妹也疏远了,他还有何前途?”

    杜五郎于是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去问一问。”杜有邻催促道:“问一问总没错。”

    杜五郎于是去了趟,回来道:“薛白说,不用理会老东西,等他去骊山回来再谋外放不急。

    “是吗?”杜有邻方才一直在与杜始说左相近来的反应,见一切如女儿所料,不由疑惑道:“你打听这些做什么?”

    “问着玩。”杜始看着自己的指甲,漫不经心道:“看看朝野都是什么态度。”

    她是不打算留下任何破绽的,那就只能看看左相怎么说,然后帮忙把左相的意思提前传播出去了,牛刀小试嘛.

    月沉日升,长安城谣言不断,到了六月中旬,天气愈发热了,游幸华清宫的一切事务都已准备妥当。

    李隆基今日难得抽出一点时间来处置宗室事务,暂停了欢宴,倚在南熏殿中,看着最新的文萃报,手里还拿着一支小笔,时不时还写上几句评语。

    这事也怪,奏折让他批阅,他是不想批阅的,换成这文萃报,他却批阅得不亦乐乎。

    “高将军你看,市井有高人啊,这个作《王昭君变文》诗八首,如故事一般,倒是少见,可谓诗史。‘贱妾傥期蕃里死,远恨家人招取魂’,诗才也好.…..叶平,朕上次似乎也读过他的诗。”

    “圣人。”高力士低声道:“谣言查出来了,是从报纸上来的。”

    “报纸?”

    李隆基讶然,叱道:“竟是薛白小鬼作祟不成?”

    他先是翻手里的文萃报,之后翻了翻还没来得及看的邸报,道:“没有。”

    “是这份报。”

    高力士躬身,将另一份报纸递到了御前。

    李隆基目光看去,赫然见到上面写着“天宝时闻”四个大字,不由大奇。接过一看,这时闻内容不多,只有廖廖几则。

    第一则刊的是嗣许王李璀薨逝,借着此事引出了几桩风流韵事,猜测李璀之继妻徐氏与张咱有染,之后又言嗣歧王李珍亦与徐氏有染,唯不知李瓘之子生父是何人。

    第二则时闻则言张咱与唐昌公主有染,早年间甚至有过一个儿子。

    下一则言新科状元薛白与虢国夫人有染,且不仅是一夕之欢的面首,还是情根深种,几至婚嫁。

    也就是大唐风气,才敢将这些公卿贵胄的风流韵事这样当众议论。毕竟,武周朝与当朝,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丑事多了。

    李隆基却是不厌其烦地看了,也不知是怒是笑。

    “这不是秘书省刊的。”

    “圣人如何知晓?”

    “差别太大了。”李隆基道:“先是纸质,用的是民间工坊制的竹纸,溺得不够久,纸质脆,墨亦不同。另外,高将军可发现了,这用的是雕版。各则消息之间没有错落,字体大,不美观……还有,你看这些字都是简化的。”

    高力士目光看去,果然发现了这报纸偷工减料,仅嗣许王李璀薨逝,刊的就是“许王李冠逝”,粗制滥造。

    “圣人真是明睿无双啊。”

    “有人仿了邸报,尽刊些引人注目之事啊,若朕未猜错,这一份不便宜。”

    “一份十钱,非官员勋贵之家不会买。”

    “也只有官员勋贵爱看这些。”

    高力士道:“其实也没几个人看。”

    之后,他又呈上几份新出的小报,少许稍精致些,有的更粗糙,大部分还是手抄的。

    其中还有一份名为《珠胎记》,讲的是徐氏与李珍的故事,言在李璀迎娶徐氏为继妃的宴上,徐氏爱慕上了英俊潇洒的李珍。因李瓘不能生育,李珍与徐氏私计,生个儿子继嗣许王…..

    这故事文笔颇为香艳,李隆基看完,竟觉有些回味。

    他想了想,发现有一些细节确合李璀的经历,不由皱起了眉。

    “这也卖钱?”

    “是,这份价格最高,二十钱一份,却有不少人买。”

    “这是将舆情当作买卖了。想必除了售卖,刊报商贩赚到更多的还是有心人给的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