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在异世当驸马,从直播开始搞基建 > 227沈大福星
    第227章 沈大福星

    为了让世家再升不起反抗之心,沈浪在当天夜里便令人八百里加急走了专线,将已经拟好的稿件送到大云各地。

    第二日,大云日报的头版头条就是沈浪亲自撰写的《云皇圣旨:开放科举!》这篇文章。

    文章之中介绍了科举的好处以及如何参与科举,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参与科举,并将科举要考核的内容写得极为详细,好让全天下有意向报效国家的学子们都能够看得清楚明白,朝着对的方向去努力。

    与此同时,整个《大云日报》罕见地将其他栏目板块都改为宣传科举所带来的好处,以及一些赞美皇帝这个行为的小软文。

    在大云日报的驱动之下,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了一个个小团体,或在酒馆,或在客栈,亦或者只是一棵树下,都会有十几个不识字的百姓纠缠着一个认字的百姓询问科举的内容。

    懵懂无知的百姓们不明白科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经过好心人的解读之后,他们却都在心里隐约意识到了一点:

    科举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就算不能改变他们的,也能改变他们孩子的未来。

    大云的这位新登基的皇帝,是朕的心中有他们百姓,是真的想帮助他们百姓。

    这还是大云百姓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以往,他们都觉得天下大事与他们无关,天子与百姓仿佛天生对立的两个阶级,百姓只关心今天吃得饱不饱,明天有没有东西吃,会不会饿死,是不是要打仗。

    而天子却总是在忙一些他们不懂得的事情,没有人给他们发粮,也没有人给他们免费的屋舍去住。

    他们和大云的皇帝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死活又有谁能管管呢?

    总之,在百姓眼里,只有免费发放口粮给他们吃,免费送给他们屋舍住,这就是好皇帝。

    但从古至今,一位都没有。

    所以皇帝变成谁又有什么关系?

    如今却不一样了。

    他们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用他们微小的词汇量描述得出来。

    虽然这位皇帝没有白送吃喝,却仿佛在亲自教导他们,应该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

    读书。

    读书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参加科举就可以改变命运。

    就如同皇帝陛下推行的“玉米、土豆与地瓜”这些作物一样,皇帝没有给他们送粮,却在教他们种什么粮才能吃得上饭,陛下虽然没有给他们白送官位,但是却把机会推在了他们的眼前。

    不得不说,他们喜欢这样的日子,至少有一个目标,人活着不能只为了灶台那一亩三分地,吃够了粗米粗面,谁不想要试试吃鱼吃肉呢?

    以往,人生来位置就是固定的,百姓永远都是百姓,过得再滋润,也是最下等之人,见到贵人要跪地磕头才能保命,见到官老爷要瑟瑟发抖才算是尊重。

    如今,他们却拥有见贵人见官老爷不下跪的机会,他们甚至还能当天子门生。

    皇帝的学生!那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

    他们甚至能与这些贵人在同一个考场下互相较量,只有真正有才学之人才能成为官员。

    这样的机会,除了秦驭风这个小皇帝之外,自古以来就没有人给过他们。

    他们这还是第一次拿到了改变命运的入场券。

    怎能让人不激动?

    待到消息已经传遍大云各地的时候,已是入秋,大云忽然生起一股读书热来。

    各大书铺与印书坊的老板嘴巴都要笑歪了。

    赚得最多的,当属沈浪,毕竟自他推行这个政策以来,便开始在大云各处开印书坊了,甚至调遣了江都学院路的一些学子前往大云各地,开办学院。

    这笔钱,他就算不赚,总会有人会将这笔钱赚走,与其交给别人,不如自己赚了,反正他的钱都是用来开展事业的,比国库的钱使用率还要高些。

    说白了,他现在不敢与世家比底蕴,但是光说手里的钱数,未必比哪家差了去,毕竟现在财产都不是公开的,他不敢妄称第一。

    但的确是比大云的国库银子要多了。

    秦驭风和秦止月,乃至朝中文武百官基本上都知晓此事,也默认了此事。

    一来是因为他的钱全部都是正经的合法收入,是给大云上税的,该缴的税一分没落,第二是大家都知晓他的钱都实打实的落在了百姓脑袋瓜上,没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找他的不自在。

    给这位爷搞生气了,人家不补贴了,国库每年要花出去的可就更多了,朝廷好不容易过了两天富裕日子,国库的银子用来给大家分分好处,不好吗?

    沈浪现在是一台赚钱的机器,不仅仅是在为大云百姓赚钱,也在为整个大云朝廷赚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