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们是文官集团 > 035燕行使的辩诬
    正月里的北京,天气寒冷不说,连空气中都似带了刀子,呼吸一口能把人黄喉划开血口。

    可是‘燕山何处识天寒,细蕊初开春欲阑’——正月里,梅花都打了骨朵儿,那香山的碧云寺、高粱桥的极乐寺,早有急不可耐想赏梅的游人。

    正月二十三,朝鲜正使李恒福,副使李廷龟,书状官黄汝一等一行人,历经艰难跋涉,终于到了北京,下榻玉河馆。

    这玉河馆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街以北,占地颇大,共房屋三百八十七间。一行人才到朝鲜馆,提督主事黄大节就已在馆厅等候。一般每逢二、七,提督才下玉河馆坐馆,今日特来,还是为朝鲜使团的到来。

    一是点视正从,定其高下,二是房屋铺陈要处理安妥,三是安排常例下程,不过提督都是总其纲领,具体细务还是馆内的副使、序班及馆夫去做。

    燕行使见黄大节,先行见官礼,再拜作揖……礼数是不能错,也是为给提督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避免索要票帖时被拿捏。其实他们来京之前,已与头两拨燕行使碰了面,该问的,该交代的也都交代清楚了,但小心谨慎总归错不了。

    黄汝一还见馆舍大门张贴了告示,打听之下才知是提督所写,泛举各馆序班及本馆副使约束等事。

    稍事,馆夫便持衾褥来,衾是绿文锦制,褥则两床,一以红文锦制,又有重褥,此外还置了棉毯、锦枕。李廷龟第一次随使团来京,之前虽也听说,但亲眼所见天朝如此优待朝鲜,心里还是暖烘烘的。

    使团安顿好后,黄大节又安排了下程,不过听馆夫说,这是提督自己私人置办的,说使团一行上年十月便从朝鲜出发,抵京已是年后,年虽过完了,就权当补的过年宴。

    有馔搕三副,汤味数器,美酒三坛,李廷龟见之又是感动了好一阵。

    燕行使也算开了一个好头,待酒足饭饱之后,还是要切入正题。李廷龟是新人,对一切都懵懂无识,又充满好奇,李恒福已不是第一次来京,所以还是以他为主。

    不过李恒福还是发现了一点与往常不同的:“海月兄,怎么没见有人向我们兜售通报?”

    黄汝一道:“下官问过了,因前些时候,馆中牌子私贸禁物于鞑子,提督大人捡饬了几次,故至通报等事一切无从得见。”

    “哦……”

    “那可有其他法子拿到通报?”李廷龟问道。

    “不妨事,”李恒福一挥手,不在意道:“总能搞到,大不了多用点银子。”

    黄汝一又道:“先前下官倒是向张副使打听了一些消息,我问他兵部事,他说如今兵部尚书本是田乐,但田尚书未到任,所以暂由刑部尚书兼署兵部事·。”

    “嗯,还有吗?”

    “嘶……”黄汝一还未将话说出来,就先蹙了眉,“咱们来得不巧,今年正是天朝的京官考绩之年,正月起很多衙门都不坐堂,专等考绩过后才正式坐堂。”

    李恒福道:“既如此,那咱们也不急于一时,先把眼下要呈的奏文呈给鸿胪寺,再说下一步。刚才我也请求黄主事出具票帖,明日我等一行还需到北馆领下马宴,后日等待一天,二十六日诣阙。等二十七日行见朝礼时,再好生谋划谋划……”

    李廷龟听懂了他的意思:“可是要拦路伸冤?”

    众人一听笑了,李恒福也笑着道:“是这么个意思。虽说不合规矩,但使团进出会馆受限,只有借这等机会来口禀。”

    “我瞧那黄主事并非难以交道,只要是理由充分,应该不会搪塞或者不许给票吧?”李廷龟又道。

    “说是这样说,但主事于使团尤为重要,除了给票,像我们要呈的文,按前例他必要先见奏本……”

    “是,”黄汝一接过话,说道:“今日初次相见,下官已向他呈上了奏稿及本部的呈文。”

    “不过……”黄汝一又迟疑了一下,“他向下官索要奏文正本,却是没有答应。”

    李廷龟赶紧问道:“那他有何反应?不喜?”

    黄汝一想了想,摇着头,“没有不喜,拒绝之后就再也没提。”

    “既没提,就不管。本来国王咨文陪臣理当躬呈,怎可送给他人先看?”

    “是,下官明白了。”

    “这两日我们精心做准备,争取不出一点岔子,至于通报不用担心,总会有人找我们兜售的。”

    “还有一点,这两天,诸位尽量与会馆的人好好打交道,还有礼部各官员,送礼的送礼,使银子的使银子,关系打好了,才对我们有利。”

    众人齐齐答应下来。

    ————

    两日很快过去,

    这两日,朝鲜使团并无多少闲余时间,除了多方打探,多多送礼,还与馆内副使、序班、馆夫等人相处融洽,简直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而且通报果然得来不费什么功夫,第二天序班韩承勋拿了整整两卷通报过来,黄汝一大喜,连忙找出纸笔,然后一一誊写,准备将来送回朝鲜。

    到了二十六日,临近午时,李恒福一行才匆匆从馆外回来,众人神色不一,李恒福是略带疲惫之色,但也透出一丝事情进展顺利的喜意。

    序班韩承勋是陪同前往,李恒福向他表达谢意之后,又与副使张宦聊了几句,大致交代了一下经过,而后便道了别,一行人返回西馆。

    在用过饭食之后,李廷龟和黄汝一,以及译官来到李恒福的馆屋中讨茶吃,今日诣阙还算顺利,固然这中间有些波折……不过,好在奏文递交了进去。此时每人脸上还是轻松的。

    “嘶…哈…”李廷龟润了一口茶,十分惬意。

    想起今日所见所闻,又不禁感慨道:“今日也算长了见识,不过那鸿胪寺官驳回的理由,我还是不太理解……”那鸿胪寺的堂官说啥来着?此次辩诬与上回李元翼的辩诬类同,李元翼投通政司,他们这次却呈此衙门,‘岂一样奏本而呈彼此之异?’——哪里错了不成?

    黄汝一笑着道:“我知你为何不理解,那鸿胪寺老爷以为我们混投了奏文,所以才驳回了呈递请求。”

    “是这样?”李廷龟愈发不理解,“就因为元翼投了通政司,而认为我们也该投?我朝鲜自诩天朝的内服之臣,而通政司受理在外之题本、奏本,李元翼入京辩‘筑城事’,自当投通政司。我等今次是为国王辩诬而来,国王咨文也自当投鸿胪寺,当然要分彼此。”

    黄汝一道:“我们是清楚,但衙门以为我们混投,是乖谬体统。”

    李廷龟琢磨一下,“嗯,我明白怎么回事了……不按程序这种事大概以前就没少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