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617章可有蜜水乎?
    曹丕的重病恍如一拳重击,打断了所有战场上魏军的动作。

    在关西,因曹丕的传唤,曹真不得已放弃西征陇右的念头,留兵马坐镇关中,自己则率骑卒奔赴洛阳。

    在荆宛,正与诸葛亮对峙的司马懿,得到洛阳传来的诏令,忍不住长叹了口气。屋漏偏逢连夜雨,盖是曹魏当下的真实写照。

    将使者安顿好后,司马懿以商讨机密之事为由,找来左将军张郃。

    得闻有机密军情,张郃急忙至大帐中。

    一见到张郃入帐,司马懿客气地请张郃入座,说道:“左将军,今洛阳有变,恐需撤军了!”

    “洛阳有何变动?”

    张郃似乎想到什么不好的事,皱眉问道:“莫非洛阳城中有歹人叛乱?”

    “非是!”

    司马懿犹豫几下,看在张郃是曹操老将的份上,说道:“左将军,今事关国之神器,今出我口,话入君耳。望将军严守机密,不可向外人透露。”

    “请都督放心!”

    张郃神情严肃,拱手说道:“郃虽武夫,但却晓国事之重。今若不便言语,郃绝不多问。”

    “左将军为先帝老将,又侍奉陛下多年,懿岂敢不信将军为人。”

    司马懿沉吟少许,说道:“不瞒将军,因江淮兵败之故,陛下愤忧而成疾。数月以来,陛下被疾病所困,身体日沉。前日之时,陛下病情恶化,几近晕厥。今御体病笃,方特招某入京!”

    “陛下将崩?”

    张郃露出震惊之色,问道。

    听着张郃这么直白的话,司马懿苦笑了下,委婉说道:“若得有良方救治,或许尚有康复之机。”

    张郃叹了一声,说道:“今下国事艰难,本应上下齐心退敌。俄然陛下却身患重病,此天不佑我大魏。”

    张郃作为官渡降将,曹魏两朝老臣,几乎是享受过曹魏的巅峰时期。然随着金口之战以后,曹魏的运势虽渐渐衰退,但因有曹操在打理,尚体会不到曹魏的虚弱。

    如金口兵败之后,曹操虽无法统一天下。但却兵进关西,收复了陇右、关中、河西,甚至将触手伸入汉中;之后的襄阳之战,于禁虽葬送了七军,但对家大业大的曹魏来说,尚有十几万机动兵力可用。

    然随着曹丕的登基,明眼人可见曹魏正在衰退,不复昔日之盛。先是曹丕登基之初的动荡,马超反叛陇右,刘备北伐关中,霍峻直取下邳,彼时京师震动。

    而后曹丕趁刘备病逝之际,举大军南征江淮,其却将半数兵马葬送得干干净净,从而导致今下艰难之局面。现在本是想办法退敌之际,不料曹丕却快死了。

    如此突变之事,让张郃却不知该说什么了,唯有怪罪老天爷不保佑曹魏。

    司马懿朝张郃拱了拱手,说道:“懿离寨归京后,军中大小事务当有劳左将军打理!”

    张郃似乎想起什么,问道:“今都督归京,大军当如何是好?如若撤军,新野则被敌寇所围,恐会被贼军所得!”

    “弃城吧!”

    司马懿神情无奈,说道:“我大军若撤至宛城,新野多半难保。新野虽为要冲,但却非坚城。今日失之,明日未必不能再夺!”

    说着,司马懿郁闷地拍了拍案几,说道:“且让诸葛村夫得意些许,今日若非陛下招我,我岂能让他夺走新野!”

    襄樊与宛城距有四五百里地,新野位于二者之中。在南北对峙中,新野周围属于是缓冲区。

    如襄樊之战后,南汉占据新野;刘备从关中撤军时,新野被魏军重新夺去。今因撤军之故,不得已放弃新野,下次抓住机会,夺回新野则是不难!

    “善!”

    张郃点了点头,问道:“我军如若撤军,却不知寿春当如何是好?”

    顿了顿,张郃忧虑说道:“今公明将军尚在固守寿春啊!”

    司马懿沉默少许,含糊说道:“寿春非荆宛所督之所,今且观河南诸军有何打算!”

    张郃似乎明白了司马懿的意思,心中不禁为徐晃哀悼了下。

    若寿春像新野一样,徐晃尚能全身而退。然寿春却被霍峻重重包围,今下不仅诸军救援困难,连徐晃突围更是艰难。当诸军救援时,等待徐晃的结局无非是兵败城破,亦或是奋战到死。

    有了定夺,司马懿率轻骑日夜赶赴洛阳。张郃接应了新野城中将士,一并向宛城撤去。撤军途中,张郃担心诸葛亮追击,特意设下伏兵。

    诸葛亮见魏军无故撤军,心中多有忧虑。即便有不少将领请求追击,但却被诸葛亮阻挡了下来。当得知张郃设有伏兵,诸将则是愈发敬佩诸葛亮。

    魏军撤退之后,诸葛亮未有继续北上,而是向霍峻去了封书信,详细说了下魏军的异动。

    继而,诸葛亮带兵占据新野城,观察魏军动向,并收拢四方流民,以为长久打算。

    ——

    七月,在司马懿从前线归京的同时,曹丕的病情愈发严重,期间口述下诏,册封司马懿、陈群、孙权、徐晃四人。

    即封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孙权为辅军大将军,徐晃为车骑将军。相比前者三人的册封,徐晃的册封不如说是追封。

    曹丕希望用册封徐晃的诏书,逼徐晃死守寿春,而非同于禁般投降。此策非曹丕所想,而是出自孙权之手。

    待征东大将军夏侯尚匆忙至京时,曹丕见托孤五人组到齐,方令曹真、夏侯尚、孙权、陈群、司马懿五人入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