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562章年终规划
    年轻时,刘备为安喜县都尉。其之所以鞭打督邮,非是督邮向他索贿,而是刘备因冀州与中枢争斗问题,加之自己无门无路,缺乏家庭背景,则早在官府的开除名单上。

    彼时刘备得知此事,希望求见督邮,为自己辩解,然而督邮据不见面。刘备恼怒之下,念着自己反正要被官府开除,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闯入驿馆里,鞭打督邮,泄愤而走。

    “宣霍督入内,言丞相正与众人商讨政事,直接入殿即可。”

    就在诸葛亮讲话中,侍从凑到刘备耳畔,嘀咕了几句。

    为了不打扰诸葛亮的讲话,霍峻向刘备与众人微微行礼后,则在侍从的引导下坐下来。

    “好~”

    马良率先拱手道。

    为了顾全霍峻的面子,诸葛亮持扇拱手,问道:“亮治郡吏之言,不知仲邈可有不同之见?”

    刚至宫中的霍峻有些懵逼,问左右道。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央愈发集权,州郡的征辟权在南北朝时期陆续被废除。故而到隋唐时期,他们所接手的制度,与两汉时期有了不小的变化。

    坐了没多久,诸葛亮才将肃清吏治的规划讲完。

    非诸葛亮、刘备动动嘴皮子,几州郡县会乖乖如实上报,也非大军屯驻要地,就能析出人口。

    “诸君且先商议,朕去去就来!”

    “臣以为可行!”

    “收郡守辟除之权?”

    如州郡的上计则可视为州郡向中央的年终总结,中央根据上计内容,从而为州郡长官打分。

    农业社会的人口注定不可能被查得清清楚楚,人口想要不被隐匿,实际上要看基层官吏。

    至于次年的工作任务,州郡除了几项基本标准外,还要负责中央制定的特殊任务。

    “嗯!”

    刘备喝着温水,问道:“丞相欲意何为?”

    南汉的行政机构被诸葛亮打磨十几年,官吏多已换上自己人,加之刘备声望达到巅峰,今才敢动手检索隐户。

    检索隐户何其难?

    洋洋洒洒上千字,诸葛亮向刘备解释他明年肃清吏治的计划。

    郡县制实际上由春秋时期的封君制转变而来,故而两汉时期的郡县制与后来的州县制、府县制不同,其保留浓厚的分封制特色,即郡太守如封君,执掌郡内绝大部分事务,且具有人事任命权。

    “诺!”

    大户想隐匿人口并不困难,除了‘自然死亡’消户外,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与官吏配合,将析出的人口渐渐补充回来。

    诸葛亮持扇而吟,说道:“如会稽主簿虞静因知而不报之事,被步扬州罢免。即检索会稽郡时,虞静为其族少报三百户百姓,若非被扬州所察,则险被虞静所隐瞒。”

    刘备边认真听诸葛亮的规划,边叮嘱马良为太子做笔记。太子刘禅虽不到十八岁,但刘备已经有打算培养刘禅了。

    同观称亭侯及以上者为君侯,其亭侯以上可自命家臣,甚至胆大之人可以称孤。如霍峻今为县侯,自称为孤,在礼节上没有任何问题。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峻虽初闻孔明之言,但窃以为并无纰漏。仅是有浅薄之见,不知孔明欲听否?”

    刘备刚想说什么,忽然感觉肠胃疼痛,有上厕所的欲望。

    诸葛亮为何执法森严,除了执行法律外,何尝不是让基层官吏畏惧。故而诸葛亮所行之严法,非是对百姓,更多是对官吏而言。

    诸葛亮不由眉头皱起,说道:“郡守辟除之权,已是沿用四百年。今时收之,改由尚书台委任,于国而言虽有裨益,但却不知诸郡太守是否愿遵之。”

    两汉时期,治理地方的主力抓手靠郡太守,太守贤则郡兴旺,太守庸则郡颓废。故而今南汉欲治天下,郡太守的想法至关重要。如果他们集体排斥收回辟除权,或是有异议,则是不好弄。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