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549章自古未有
    自霍峻在年头制定袭扰青州的方针,让管承重操旧业开始,让承平多年的青州海滨重新陷入骚乱。青州兵马对盘踞海岛的水贼,多是无能为力。沿海百姓或因兵乱,离散走入内地;或受他人所劝,南下投奔江淮。

    今为了遏制霍峻在东边的发展,已经有必要在齐地再开战区,与坐镇寿春的曹休互相配合。

    青徐州是为齐地,可以说是与关中并重。坐镇青徐军区之人,非宗室不能任。纵观今之宗室,能让曹丕信任者唯征南将军夏侯尚。

    曹丕沉吟少许,说道:“征南将军伐上洛多有建功,今可令其移镇琅琊开阳,督治青徐二州军事。兖州刺史王凌、豫州刺史贾逵,各操军事,协力御贼。”

    顿了顿,曹丕看向司马懿,问道:“如征南将军东镇,宛城无大将坐镇。朕欲委君重镇宛城,治荆州军事,以为何如?”

    司马懿沉声说道:“今国事有难,臣岂敢不领命从征!”

    想着南汉的势力已深入到中原,曹丕环顾众人,问道:“昔霍峻趁我军西顾之时,大败我军,以诡计取下邳。今为夺回旧土,朕欲发大军南征,何如?”

    “陛下欲南征下邳,臣以为可行!”

    辛毗再次出列,拱手说道:“但水贼兵盛而民安,我国被蝗灾所害,今陛下仓促南征,恐难得有大胜。故以臣之见,陛下不如暂缓用兵。”

    曹丕看向司马懿、刘晔二人,问道:“伐下邳可否?”

    刘晔沉吟良久,说道:“臣闻霍峻徙下邳民众至淮南,可见贼无死守下邳之念。今陛下欲发兵马南征,我军若众,恐贼舍下邳,而避战于淮南;如我军兵少,贼发援军,入泗水救之,则恐下邳难克。”

    下邳被霍峻一折腾,挺让曹魏恶心。如刘晔所说,曹魏如果征发几十万大军围攻下邳,霍峻则会舍弃下邳,退守淮南。待曹魏兵马退后,霍峻或许会再发兵马夺回。

    也就是说魏兵少了,打不下城池;兵多了,汉军可能会避而不战。故而不解决盘踞淮南的霍峻,光拿下邳意义不强。

    曹丕捋须不语,他已渐渐有了南征的计划。

    发大军仅克下邳城,其意义说不上高,说不准还会被重新夺去。如果能渡过淮河,攻破钟离、淮阴等城,届时下邳不战自降,纵不能全据江淮。但将贼兵压制在江北诸城,并非没有可能。

    “善!”

    曹丕吩咐说道:“令杜畿招抚冀州之后,与尚书郎诸葛诞同造御舟。”

    “诺!”

    “陛下,下邳孤离淮水,举兵围攻且御之,尚有可图。如陛下欲大兴兵马南征淮南,恕臣不能苟同。”

    辛毗再次反对说道:“吴、楚之民,险而难治。今之兵患,与中国而言,自古未有。今陛下兼有海内,不顺者,安能久存?”

    “昔尉佗称帝,公孙僣号,所历不长,或臣或诛。谓何?是谓违逆之贼不可久全。”

    “昔先帝几乎无敌天下,屡起锐师,然却临江而旋。今六军不比敌众,而复行旧事,恐难言胜。兵曰,夫庙算而后出军,犹临事而惧,况今庙算而有所不足,岂能征伐淮南。”

    “以臣之见,寻今日之计。上策,依先帝之遗诏,以范蠡养民之法,效管仲之良政,如赵充国屯田之旧策,更历十年,强壮长者未老,孩童幼儿已成,奋发诸军,兵临吴楚,必能横扫夷寇。”

    见辛毗屡坏自己想法,曹丕心中愈发愤怒。天天喊着先帝遗诏,他女人我都睡了,今何必再循规蹈矩。

    曹丕冷着脸,反问道:“今不除贼,莫非留贼于子乎?”

    辛毗直面曹丕的视线,从容说道:“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为何?是因其有自知之明,商虽将亡,但实力悠存。今时局不利,且忍一时,有何不可!”

    “昔白起纵横诸雄,与廉颇战长平。颇据险遏守,不与之战,秦寸土难得。若非赵括,上党则为赵之所有,焉有长平之败?”

    “韩信兵破河东,临井陉与陈馀战。李左车知敌我之势,献以守计。馀不听,故有泜水之败。如复用左车之策,韩信安能取赵?”

    “霍峻盖有韩白之能,几乎横扫东西,先帝亦败其手。后先帝知其能,固守寿春以遏江淮。寿春城大,容民十余万,背依中原,蓄粮一年有余,虽非天堑,更是天堑。”

    “霍峻非天寿,更待其亡。江淮与武汉有疏,当有骚乱多生。时中国人口滋生,敌国更替有乱,何愁不能平南贼?”

    听着辛毗长篇大论,曹丕心中虽是愤懑,但也是叹息不语。

    半响,曹丕从榻上起身,沉声说道:“朕意已决,无需多言。营造舟舸,厉兵秣马,待机南征。”

    “哎~”

    见曹丕不听自言,辛毗长吐了浊气,朝着孙权摇了摇头。孙权则是苦笑以对,他对曹丕的一意孤行,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见曹丕要离殿退议,侍从赶忙说道:“陛下,马超上表求和,不日将遣姜冏谒京。”

    “择礼待之!”

    “诺!”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