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536章城下之盟
    “善!”

    陆逊甚是兴奋,说道:“凉蜀有二州之地,山崇水险,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关西,退可鼎分雍凉。大王是为一时之杰,今后你我相依,勠力同心,齐力灭魏。”

    “愿与陆督齐力!”

    马超露出友善的神情,说道:“今陇右民少而地广,其之所产粮麦不足以为食。除马匹售卖外,不知汉能否怜凉疾苦,每岁下拨粮草与凉,以为资助。”

    大汉占据南方五州,尤其是在推广稻麦轮耕制度多年之后,根本没有缺粮的烦恼。前线有时缺粮,受限于古代运力水平,以及穿越无人区。不缺粮归不缺粮,但不代表大汉会无条件资助马超。

    陆逊迟疑少许,说道:“此事需上报京师,由陛下与丞相批复,逊无法应诺。”

    马超露出遗憾的神色,说道:“当有劳陆督上疏!”

    “善!”

    陆逊举起茶盏相敬,笑道:“大王得陇右,汉据陇南,还之河湟。此茶饮后,往事不究!”

    “请!”

    在陆逊威逼利诱下,马超终是与大汉签订城下之盟。汉册封马超为凉王,许封陇山以西之地;双边开放贸易,互通商贾;约定汉凉互助,共同抗魏。

    有了这份条约,马超算是有脸回陇右,而陆逊也达到他的目的。

    待马超走后,督军赵昂随即而来,步入长亭。

    望着自在沏茶的陆逊,赵昂不解问道:“陆督何以厚待马超?”

    “厚待?”

    闻言,陆逊笑了笑,说道:“何来厚待之说?马超与我大汉各取所用而已!”

    “马超割据陇右,非是坏事!”

    陆逊品着茶水,说道:“魏坐拥关西,河西、陇右、关中三地合力,外有中国兵马为援。我军以巴蜀之力欲北伐关西,何其难也!”

    “今马超割据陇右,如断逆魏之臂膀,于我大汉而言,非是坏事。如能谋划得当,关西未必不能下。”

    别看大汉占据长江上下游,但因地理山川限制,巴蜀与吴楚几乎是断联的状态。故而张飞、陆逊北伐,永远是以巴蜀之力而北伐关西。

    关西力量分散还好说,但是关西被曹魏所掌握,几乎封死了巴蜀北伐的道路。且不言陇兵强于蜀兵,单论粮草供应都是件不小的问题。用兵强如诸葛亮,五伐关西,终落得病逝五丈原的结局。

    陆逊盖是汉末杰出名将,但绝非超世之雄。历史上占据水路,数次北伐,可说是一城未下。如今从普通难度换到噩梦难度的巴蜀地理上,陆逊更是被巴蜀地形所束缚,无法施展更多拳脚。

    进攻战永远比防守战困难的多,北伐失利并不丢脸。相反北伐是块试金石,非常容易试验出将领的真实水平。人常言司马懿畏敌如鼠,却别忘记司马懿对东吴屡出重拳。

    不过这与陆逊对北伐的态度也有不小的关系,他不似淮泗、荆楚那些人渴望北伐,他因势而投汉,因姻亲之故而忠于刘备。故而对北伐之事,没那么热衷,非克中原不可。

    当然陆逊亦有建功立业之心,今下马超割据陇右,帮他分散了关西力量,总算是件好事。操作得当,计策可行,北伐关西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陇地有马,补之可强军力。且可以通商之名,与陇人密切联络,看能否令陇人为我大汉所用。”

    陆逊放下茶盏,笑道:“至于河湟二郡,其被魏人所据。如马超欲得之,唯有与魏纷争。时两军相争,必有一伤,我军或能从中取利。”

    赵昂微微皱眉,说道:“马超反复无常,非良善之辈。如马超坐大,则西北难制矣!”

    陆逊不以为然,说道:“马超无长远之见,昔陛下伐长安,如马超助汉,西北必入他手。其两不相帮,实为昏庸之举。”

    马超当时两不相帮的政策真就对吗?

    在陆逊看来,马超眼界实在是浅显。如果马超当时助汉,帮助大汉在关中站稳脚跟,然后趁着大汉与曹魏在关中角斗之际,再率兵北击凉州。时凉州道断绝,马超凡能击败刺史张既则能占据凉州。

    一旦马超占据了凉州,拥有凉州、陇右的马超成为西北王不成问题。汉夺得关中,联合魏东西夹击,让关中成为三家的混战之地,马超则可趁机坐大。

    毕竟关中太大了,纵使刘备打下长安,怕也无法在关中立足,反而会成为与曹魏的血肉战场。

    今错失了良机,马超注定难以成就大事,这也让陆逊看破了马超的底细,大概就是个隗嚣的角色。

    赵昂见陆逊有备,不会多说什么,而是问道:“今下是否撤军?”

    “不急!”

    陆逊笑了笑,说道:“今马超南下,曹真必蠢蠢欲动。今且与马超盟誓,册封其为凉王。如曹真欲击马超,我则出陈仓击其尾。”

    “诺!”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