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510章腹心之祸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八一

    郭淮不愧是有名将之资,其深知刘备所部士气之高昂,非硬碰硬所能打得过。在刘备进军间,郭淮特意将营寨挪到山上,居高而临下,且加固营垒,多设陷阱,以迎刘备所部。

    “请仲达放心!”

    “善!”

    曹彰尚知今下形势关键,则是向司马懿拱手道:“司马抚军,今陛下委大任与卿,本王愿从君之军令。”

    幸刘备搭建浮桥,派出庞德渡河,方才击退曹彰、郭淮二部,救下刘封及其所部。

    郭淮早有防备,在费耀的不解中,直接放弃山营,撤至灞水西岸,击败了欲绕后偷袭的太史亨,将灞水以东主动让与刘备。

    曹彰与郭淮合军后,曹彰欲临河下营,退敌于灞水。

    刘备都打到长安跟前,孙权哪里还有什么心情与陈群讨论御敌方略。一旦长安被刘备拿下,关中被收复,大魏直接可以宣告灭亡了。这已经不是边境之祸,而是属于腹心之灾。

    曹彰抬头而笑,胸有成竹说道:“孤纵横乌桓,兵破辽东,无人能挡。孤举骑至灞水,如刘备渡河,以骑卒蹈之,必破其军;若刘备畏而不进,则下营固守,以待君步卒。”

    说着,曹彰按剑虎步而出,当即要领骑西进,赶往关中蓝田。

    孙权直接从榻上起身,情绪激动,奋然说道:“关中事关我大魏之门户,今受水贼奔袭,唯发举国之兵而御之,何有商量询问之余地?”

    接着,司马懿叮嘱说道:“敌自江汉远道而来,不识我军底细。殿下率骑至蓝田时,如敌兵已至灞上,则可虚张声势,以为故弄虚实,令刘备疑而不敢轻进。”

    “拜见大王!”

    休整一日,刘备命刘封率兵渡河,郭淮退兵示弱诱敌,刘封率兵半渡追之。曹彰所率骑卒杀出,两千骑卒汇郭淮五千兵马,击败刘封,汉军淹死者近有千余人。

    “不必了!”

    孙权平日纵有为己取利,舞弄权术的念头,但今大敌当前,他岂敢再有徇私之念。他纵兵略不行,但亦知寒唇齿亡之故事。

    及刘备所部的汉军旗帜出现在蓝田时,长安及诸边城郭士吏震动不安。然由于郭淮守住蓝田,刘备大军被堵在青泥,不得入关中,京兆士族观望形势,尚不敢有所动作。

    两日下来,汉军死伤不少,城中守军死伤亦重。扛不住的费耀,率部舍城而走,投奔在蓝田驻守的郭淮军。

    且在刘备指挥得当下,一路上所战无所不克,无城不下。今大军逼至上洛城下,刘备先派人入城劝降,见费耀不降。刘备直接选先登死士攻城,亲临战场,连攻城郭两日。

    孙权语气激动,保证说道:“权当发中国人力物力以应关中,唯望君举策而退刘备。关中四塞险峻之地,临近京师,其断不可被刘备所趁。”

    故而曹魏除了可以在蓝田围堵汉军,实际上还能抄道路半路伏击汉军,截断汉军道路。

    随着刘备转道武关,其战争焦点也切换到武关。

    虽然偷袭长安的计策失败,但刘备终究是击败了郭淮,得到了灞东之地。

    紧接着,法正献计建议刘备派部队绕行山后,放弃围攻郭淮,偷袭长安。刘备纳法正之策,派太史亨率精兵三千,渡过灞水,直向长安。

    刘备深以为然,采纳黄权的建议。拜黄权为镇北将军,督商丹之众万人,屯兵东侧弘农险要,以防魏师偏军抄道伏击。

    费耀以三千人守上洛,张飞、庞德率军血战不克,唯下营等候后军的刘备。趁着喘息之机,费耀当即派人写信与郭淮,求其率兵部来援。

    众人越听,脸色越差。曹丕率大军南征,被刘备摆了一道,今大军主力在南阳,而刘备已向关中挺进。

    五月,洛阳,尚书台。

    孙权看向司马懿,说道:“陛下授你我兵马各五千人,此兵虽尚未归心,但家门之祸在前,不可犹豫迟缓,宜当遣兵马速速西进,围堵刘备于蓝田灞上。”

    郭淮则是认为,今所小挫刘备,但仍是敌众而我寡。今临阵下营是为示弱与敌,不如远水下营,行复旧策,半渡而后击。刘备狡诈,今时见之,必为之疑,唯寻他策破我。

    曹彰采纳郭淮的建议,二人在灞水西岸的高丘上下营。刘备欲再渡河,但见二人这般布置,怀疑其有伏兵,不敢轻进。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