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469章围三阙一
    “然也!”

    庞统驻马停下,说道:“陛下闻襄樊事变,今已举兵西进,而那曹操亦不日举兵将至南阳。时中国之兵集于荆襄,敌众而我寡,无水师之利,则胜负难知也!”

    “眼下欲令曹操兵退,唯有樊城被我军所据。时襄樊失守,曹操则已无南征之必要。故开活门与曹仁,围三阙一,方能令贼军无死战之念。”

    南汉虽占据长江上下游,与北魏形成南北对峙。然而论刘备北伐可用兵力,南汉则是不如北魏之多。

    除了一方面人口因素,另外则是与巴蜀封闭的地形有关。巴蜀之兵出川不易,今刘备举兵北伐,实际上往往动用的荆、扬二州兵力。

    相较于地形零碎的南方,北魏则是坐拥河南、河北,舟舸南运北往,转运兵力便捷。加之南阳盆地是为华夏旋转门,连通天下各大地块,更是有利于曹操调兵至襄樊。

    往昔北魏征南汉困难,今时南汉北伐又岂会简单?

    越接近中原腹部,所遭遇的曹魏反扑势力愈强。且今时之曹魏,仍处于曹操治下,势力不容小觑。

    历史上,关羽纵使击败徐晃,他还要面对曹操。那时曹操屯兵于摩陂,云集天下之兵,扬、豫、兖、冀等州郡国兵及中军主力,其数不下十三万之多。

    今位面,南汉威胁之大,早已让曹操坐立不安。在徐晃南下时,若非曹操顾及刘备主力,早已云集大军至荆州,直接亲率兵马击退关羽,亲解襄樊之围。

    刘备率军至新野,曹操兵马后至,双方必然角力在南阳盆地。

    南阳盆地辽阔,利于北魏大规模骑兵的奔驰。如果不能打下襄樊,那时刘备既分心襄樊,又要与曹操对垒,其压力绝非不小。

    在可预见的情形下,庞统深知唯有打下樊城,方是让曹操撤军的最快方法。

    看着费、士二人,庞统笑道:“今战事紧急而攻城,必示活门与贼。之所以开生路,是为告知城中贼人勿以性命固守。樊城虽矮小,但欲下则不易。不予活路,贼人奋死而固守,军士强攻城郭,必死伤惨重,此非良计。”

    “不知君义将军然否?”

    见庞统言之有理,士仁拱手答道:“既是庞都督之令,仁自当从命。我即刻下令,让东门军士撤至北门。”

    “善!”

    庞统甚是满意,说道:“诸君围樊城近有四月,不知工程器械可有备齐?”

    “当是有备!”

    士仁甚是爽快,答道:“吕将军在大营时,命诸军修缮器械,以备日后攻城之用。今下庞都督欲用,可随费参军前去视察器械。”

    庞统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霍笃,说道:“劳烦将军率部至南门下营。大军攻城时,我督兵马攻西门,将军攻南门,北门是为偏军。”

    霍笃是为征南将军,加之为霍峻之兄,在江淮军中关系超然。不论是鲁肃亦或是庞统,多是以平级相待。

    “好!”

    沉默寡言的霍笃,拱手回之。

    且不言庞统指挥各军准备攻城事宜,城内曹仁、朱治居高临下,将南汉兵马调动情况尽收眼底。

    东门城门上,朱治望着舍弃长垒的汉军,露出狐疑之色。

    曹仁则是脸色凝重,似为当下形势而烦恼。

    朱治手搭在城墙上,说道:“贼军增益兵马,但却省东门之围,调兵马于北门,盖是有攻城之念。”

    曹仁微微颔首,认同说道:“围三阙一,此兵法之理。今贼益兵,不增守诸围,却是舍东门长垒,其必有强攻樊城之意。”

    顿了顿,曹仁感叹了声,惋惜说道:“昔吕蒙调兵西进时,我疑其有诈,出城袭营多有疑虑。今时再思,吕蒙西进非是有诈,实为我军所攻甚急,悔不听君理之言。”

    当初吕蒙调兵西进,朱治建议曹仁趁南汉长垒混乱之际,率精锐步骑出城袭营。但曹仁被南汉骗怕了,遂是犹豫不决。

    及士仁亲率步骑巡营,警惕自己出城,曹仁方才后悔自己不听朱治之见。

    朱治捋着白须,分析说道:“关羽中箭负伤,我军进逼新野;贼军先减诸围兵马,而后增益之,且观其有攻城之意。故以治之见,或是陛下不日将至新野,贼军见事急,恐迟则生变,欲速下樊城。”

    樊城虽被汉军包围,但由于之前多次抽调兵马,曹真所派出的斥候常能将城外音讯写成书信,继而用箭射入樊城。

    得有几份书信,曹仁、朱治对外围的消息了解不少。如张郃从西面来解围,曹真、徐晃大军从北面而来。关羽北上宛城,中箭伤退,撤至新野。

    今再根据庞统围三阙一的布置,不难猜出南汉因援兵进攻猛烈的关系,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抽出大军南下,力求早日攻克樊城。

    说着,朱治语气加重,说道:“今水贼既有攻城之念,将军宜当命军士日夜巡城,熬制金汁,多备箭矢。凡水贼攻城受挫,兵马死伤惨重,其人心必然日恐,此将大有利于陛下用兵。”

    曹仁面容凝重,微叹说道:“今城中粮草将尽,唯望陛下早日击退水贼,否则樊城将愈急矣!”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