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461章因势而变
    “臣之见如法君之所言。”

    庞统手持书信而动,说道:“宛城毗邻贼之腹地,侯音虽为我军所用,但以其才略及帐下兵马,不足以深信之。君侯立功心切,率精锐步骑北上。臣恐君侯至时,宛城已被贼军所下。”

    说着,庞统叹了口气,说道:“南阳是为交通要地,连通天下各处。昔关君侯依汉水,控遏襄樊,使贼难以轻取。今关君侯北上,孤离襄樊,恐会被贼将所趁!”

    “彼时重兵守汉水,今出兵南乡、宛城,兵力渐有分散。若有关中之兵走武关,急行至南乡。今南乡之卒,是为孟达所统,其兵寡而将少,若遇贼将猛击,恐孟达所部有失也!”

    庞统作为襄樊人,对南阳与襄阳的地理太过熟悉了。

    南汉的优势在于水军,孟达、傅方出南乡,控制襄樊上游的道路;关羽、吕蒙通过水军及大军兵力,将襄樊包围住,欲磨耗守军士气。

    关羽让孟达、傅方活动到宛城以西,自己率兵北上宛城,看似两头并进。一旦击退徐晃,保住宛城,便可将曹魏的势力逼出荆襄。

    然莫忘记武关道,若有关西之兵从西北方向杀入南阳盆地,仅凭孟达所部偏军,怕是抵御不住关西兵马。

    孟达所部若有失,关羽所部愈发的孤离,即便击退徐晃,关西兵马从后方截抄关羽粮道。彼时关羽将会被困在宛城,面临曹魏各部的夹击。

    这般情况下,关羽最好的结局,莫过于没救下宛城,直接引兵退回襄樊。

    南阳盆地既号天下旋转门,南征北伐必经之地,其孔道之杂多,地形结构之复杂,远超他人之想象。如因汉水对南汉有利,但因孔道之多对北魏也有利。

    听庞统一番言语分析,刘备神情不禁露出忧色。

    他与自家的两个弟弟相处这么多年,怎不知关、张二人性情。二弟关羽武艺绝伦,治军出众,但为人刚娇,则是其自身之短。

    “侯音不足以信,云长又有孤军深入之险。今试问诸君,可有方略教朕,解云长当下之患。”刘备问道。

    庞统于帐中踱步,说道:“远水难解近火,今欲解关将军之危,需派兵马西至南阳,方能解关将军今下之患。若贼有兵出武关,击南乡之众,援军改为后军,以为接应关将军。”

    “若关将军击退徐晃,得保宛城。援军既入城郭,助关将军御敌。彼时陛下可转取道路向西,入南阳,据宛城,与曹操对峙。”

    庞统之意不难理解,关羽孤军深入宛城,为避免他的后路被抄,也为了防止关羽兵败宛城,派遣一支兵马西进,不仅可以保证关羽撤军道路通畅,同时也能保证关羽不陷入包围当中。

    甚至如果关羽运气好,击败徐晃,守下宛城。那支西进援军则可变成守军,增援宛城,配合关羽,抵御曹魏。

    法正看向刘备,正色说道:“陛下,庞都督之语是为上计。今关君侯北上宛城,荆襄已然生变,陛下非遣兵马为援不可。且若战况紧急,为确保能下襄樊,陛下取道西进,亦是为必然之事。”

    刘备从汝南北伐,其多是为呼应襄樊战事。今关羽决意开辟宛城第二战场,其如果兵败,局势则又会动荡。为了确保能攻克襄樊,刘备放弃汝南战场,转而西进南阳,也是属于必要之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荆襄既为战争目标,北伐大军自然要因势而变,根据形势变化而用兵。

    刘备脸上的忧虑神色逐渐消失,捋须踱步而思量,说道:“今遣军士西进,不知谁可胜任?”

    “公衡率先军,深入汝南,不可动之;子龙为护军,助朕执掌中军,朕难以舍之;仲业镇江夏,深知山水地形,朕以为臂膀。”

    庞统神情肃然,拱手说道:“启禀陛下,统是为襄阳人士,多知南阳地理。若陛下愿信,统愿率万人西进,助君侯一臂之力。”

    见庞统主动请命,刘备大喜过望,说道:“士元智略超群,若愿从领军,朕岂能不愿。”

    说着,刘备话锋一转,说道:“然士元率江淮兵马,远道初至大军,今又远赴荆襄,朕多有不舍啊!”

    “荆襄有危,诸将各有安排,今陛下岂能因私情而不舍!”庞统脸色微正,说道:“统愿领兵西援,以稳襄樊战况。”

    “善!”

    刘备握着庞统的手,叮嘱说道:“刀剑无眼,卿以文士而将兵,当多加小心。”

    “多谢陛下!”庞统答道。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