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382章正旦议军
    “大胆!”

    闻言,侍从按剑呵斥李邈,似有将其当场抓捕的念头。

    刘备忍着怒气,挥手退散侍从,问道:“卿既知孤此举不可为,何不助刘季玉乎?”

    李邈不以羞耻,说道:“邈非是不敢,多因实力不济尔!”

    刘备脸色微变,今时已有处死这个狂徒的想法。

    “抓起来!”

    刘备能忍,糜王后可忍不了,拍案震怒,让左右将李邈抓起问罪。

    西殿中诸葛亮得见阶下混乱,早已是来到刘备案前。同时还有霍峻、赵云等武将,怒目而视李邈。

    正月旦,君臣欢庆之时,李邈竟敢向刘备口出不逊!

    见刘备似有发作之貌,诸葛亮趋步出列,说道:“启禀大王,李邈酒后失言,理当处以重刑。然今正旦之时,不日又将出征,此时斩杀贤士,非是良机。亮请大王恕李邈死罪,罢免官职,发回乡里。”

    李邈之兄李朝、李邵二人从人群中挤出,向刘备告罪。

    李朝神情惶恐,说道:“大王,臣弟狂妄失言,望大王网开一面,留其一命!”

    “大王~”

    刘备得见诸葛亮求情,李朝、李邵二人又是多有贤才之辈,心中虽欲杀狂徒李邈,但自我舒缓下,只得留李邈一命。

    挥了挥手,刘备冷声说道:“李邈以下犯上,本应以重刑治之。今孤念李邈初犯,又值佳节,留其性命,罢除官职。”

    “多谢大王仁德!”

    二李向刘备叩首,多是感谢刘备的宽容大量。

    霍峻得见如此一幕,心中微叹几下。若他记忆不差,诸葛亮留李邈一命,最终将换来李邈无情的上疏弹劾。

    世间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形势,常有自以为与众不同之人,向外界讲述他独一无二的暴论。

    在霍峻看来李邈,纯粹是哗众取宠之人。若真想为刘璋效忠,学王累不好吗?杀身成仁,不降刘备。

    若是忠于公事之人,或可学黄权,刘璋都投降了,也没心理负担,直接为刘备做事好了。

    非要过了几年,当着众人的面,大义凛然斥责刘备。也就是刘备心善,今时换作曹操,不仅李邈会死,他的两个哥哥也会受到牵连。

    在李邈的破坏下,刘备兴致已无,堂会上的气氛也有些凝重。刘备强撑着精神,与接见完剩余的臣吏。后面说了些鼓舞人心的话,将钱财尽数赏赐下去,遂结束正旦朝会。

    次日,霍峻带着进军方略,入宫觐见刘备。

    侧堂内,刘备心情愉悦,显然已是将李邈之事忘却。

    得见霍峻,刘备问道:“今兵马已备,不日将可出征,仲邈可有细略呈上?”

    “启禀大王,淮水长有千里,今若仅从邗沟北上,或是肥水北进,不足以功成。”

    霍峻摊开江淮舆图,指点说道:“峻以为可兵分二路进军,大王可率大军从肥水,过芍陂,兵至寿春;峻率一部军士,乘船入邗沟,取淮水沿线诸城,进而西行,与大王汇于寿春城下。”

    淮水虽非长江天堑,但也非普通溪水。从汝南发源,流过寿春、义成、钟离、淮阴、淮浦等地,长有千里之遥。

    如果单走肥水路线,兵抵寿春,青徐地带无人照应,容易受击。且肥水只能走小舟,走不了大船,无疑是削弱了南方的势力。

    若单走邗沟北上,再至寿春,光路程就多走了几千里水路,彼时曹操早已率大军严阵以待。

    最好的进军方略,则是一路走肥水,一路走邗沟,然后汇合于寿春城下。或是一路对垒中原之众,一路分御青徐兵马。

    望着江淮舆图,刘备说道:“孤率大军至巢湖,北取寿春;仲邈分兵走邗沟,入淮水,以取淮水诸城。时如此进军,曹操必兴兵南下,举重兵以援寿春。彼时青徐亦有动作,或进军而战,或退而保民。”

    “正是!”

    霍峻手指顺着淮河,说道:“涡水从义城入流淮水,义城位于寿春以东百余里;泗水从淮阴入流淮水,淮阴距下邳三四百里。义城、淮阴为淮水之枢纽,此二地险要关键。”

    “大王兴师北伐寿春,峻当为大王策应,以保大王侧翼不失,牵制青徐兵马。”

    长江有河流注入淮水,中原自然也有河流注入淮水。其分别为汝、颍、涡、泗等四大支流,凡曹操之前向江淮用兵,常命四水齐进,注入淮水,然后南征合肥。

    今时欲争寿春,则要尽力封锁住四条河流,阻挡曹操的粮水运。然可惜的是四水之中,汝、颍二水在寿春以西,淮水的上游。今时汝、颍二水封锁不了,只能尝试封锁涡、泗二水,以保证刘备侧翼的安全。

    襄樊不好打在于地形狭窄,容易打成绞肉机;寿春不好打在于北方河水众多,对于曹操而言,调集兵力轻松。

    刘备微微颔首,说道:“进军大略,可从仲邈所言,兵分二路。孤率大军走肥水,取寿春;卿率偏军出邗沟,入淮水,同御曹兵。”

    顿了顿,刘备问道:“卿路途遥远,欲何时动兵?”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臣欲在后日出发,先行至江淮。奉大王诏令,招徐、扬二州三万军士,及中小舟舸数百艘北上。”

    刘备让霍峻率三万人作为偏军,常多是霍峻之前的江淮旧部,如丁奉、徐盛、高翔等将,用得较为顺手。

    “善!”

    刘备捋着稀少的胡须,说道:“孤于十日后起兵,先至巢湖,汇子敬所部,继而北上寿春。”

    “臣请九江太守蒋济随军同行!”霍峻拱手道。

    “准!”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