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360章无我安能取蜀?
    “善!”

    望着诸葛亮的背影,刘备吩咐说道:“看府上可有果品,给军师捎去。”

    “诺!”

    孙乾、简雍还在争辩酿酒是否应当定罪,唯有霍峻沉思不语。

    见状,刘备目光落到霍峻身上,问道:“仲邈为何而思?”

    霍峻思虑良久,说道:“峻在思张仆射之事,张仆射身为益州上卿,思投曹操,曹贼轻之,故投大王。由观前事,张仆射非是君子,当为小人!”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今张仆射之事,望大王小心待之。”

    角度不同,能够看待张松不同的面貌。对于巴蜀士人而言,张松卖主求荣,与刘表帐下的蔡瑁、蒯越行为相同。

    若从刘备的角度去看待,由于张松卖主给自己,张松则是忠于他之人,故而以厚官待之。

    这种人评价他忠心耿耿,品德高洁,纯属是笑话!

    刘备捋着胡须,沉默不语。

    霍峻见下班时间将至,拱手说道:“大王,峻尚有军务待理,容某告退。”

    见霍峻告退,孙乾、简雍也纷纷告退。

    众人离去,亭子冷清下来。

    刘备望着渐下的太阳,说道:“将张仆射请来,言孤有要事相商。”

    “诺!”

    半响,张松昂首挺胸,从湖畔的廊道,转入亭子。

    “臣松拜见大王!”张松行礼道。

    “子乔请起!”

    刘备起身扶起张松,笑道:“武汉气候风土,不知子乔以为如何?”

    张松不消刘备吩咐,自行入座,说道:“于我蜀人而言,武汉风土多不如成都适宜。然武汉多江湖,亦别有一番风味。”

    说着,张松摊了摊袖子,笑道:“幸汉昌国无大事,琐碎小事,连那小儿尚能理之。故松常在闲暇之时,浏览江湖之景。”

    张松话看似正常,但后半段话却在抱怨自己负责都是琐碎小事,让他才华难展之感。

    汉昌国就三个郡,每个郡又有太守,尚书台还有尚书令庞统,真没多少大事让副手张松忙活。

    刘备神情不变,笑道:“事可大可小,今国中以休养生息为上,诸卿劳于案牍,军士勤于操练,如实而已。”

    顿了顿,刘备问道:“不知子乔与益州诸卿关系何如?”

    张松偷瞄刘备神情,但见其喜怒不变于色,心中不由忐忑。

    思虑半响,张松说道:“松与益州诸士关系尚可,因异乡为官之故,我等多有来往而已。敢问大王,可有小人进松谗言?”

    言语间,张松渐生怒气,已经在怀疑有人向刘备进谗言,诽谤自己。

    见张松如此,刘备颇是失望。

    真如诸葛亮所言,张松已是飘了起来。不仅不满工作内容,还毫不自知自己的问题。

    如今看来唯有让张松暂时离开中枢,让他在地方上自我反省下,说不准能让他醒悟过来。

    “岂有此事?”

    刘备为张松亲自倒茶,笑道:“巴蜀初下,郡守长官多缺,孤欲安巴蜀,故问卿与蜀人关系。今广汉太守有缺,不知子乔可愿出任广汉太守,代孤治理蜀地,也合衣锦还乡之语。”

    “广汉太守?”

    张松的脸色瞬间不好看起来。

    别看尚书仆射六百石,广汉太守两千石。刘备委任张松出任地方太守,意味深长。不能说单纯贬官,也不能是单纯升官。

    地方官不如京官,且那尚书仆射非普通之官,而是尚书台二把手,属于君主近臣。外放出去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贬官。

    但从六百石升到太守的两千石,从辅佐他人到主政一方,不能说没升官。

    然对于张松而言,他有考虑过外任出去当官,那保底也是州刺史的级别,怎能让自己出任太守?

    毕竟连降人王商都能出任蜀郡太守,今让他出任广汉太守,岂不让人笑话。

    刘备见张松脸色不好,提点说道:“广汉郡初下不久,官吏不齐,卿革新吏治,安抚百姓,不消多时,必有重用。”

    “诺!”

    张松神情恍惚,心中已生不满。对刘备那番提点的话,当做场面话抱之脑后。

    “臣告退!”

    望着张松起身离去的背影,刘备揉了揉太阳穴。

    刘备非曹操,他对手下有功之人多是恩厚。今把张松外任到广汉太守,纯粹是想磨磨他的锐气,以待日后重用。

    至于张松想出任州刺史,岂是那么简单?

    徐庶、潘浚、步骘这三人论资历、能力、背景,张松能胜过哪个人。

    连法正、孟达都仅是太守职务,张松岂能超规格越居众人之上?

    张松神情恍惚走出亭落,心中则是愈发气闷。

    “若我投曹,刘玄德安能取蜀乎?”

    张松气愤道:“夺我家产,外任官职,岂有此理?”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