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340章西松北紧
    “有劳军师出迎!”

    张鲁随诸葛亮入堂,问道:“军师让人请鲁,不知有何要事?”

    张鲁对自己的定位也明确,他归降刘备后,除了当吉祥物外,也就在汉、巴二地能发挥作用。今诸葛亮请他上州府,肯定是有事找他。

    “张公快言快语!”

    诸葛亮请张鲁入席,说道:“公居汉中时有二十载,亮心中有惑,不知公能否为某解疑?”

    “请言!”

    诸葛亮轻抚羽扇,忧愁说道:“霍督奇袭汉南,斩杀敌将夏侯渊,已解沔阳之围。然曹操闻夏侯渊战死,勃然大怒,欲亲率大军征之。”

    “今汉中兵寡,大军深陷蜀地,亮欲劝主公放弃汉中,命霍督退守蜀道。待巴蜀安定之后,兴南方之兵,再征汉中。不知张公意下如何?”

    “这?”

    面对诸葛亮的提问,张鲁有些猝不及防。他怎么也没想到,诸葛亮会咨询这方面的问题。

    “请张公教亮!”

    张鲁沉吟良久,说道:“孔明欲舍汉中而取成都,非明智之举。汉中者,巴蜀之咽喉。山道虽是崎岖,但巴山难为天险,故无汉中则巴蜀无障。”

    “且曹操亲征南下,非是为取汉中,而是为取蜀尔!”

    “时曹操若据汉中,必起重兵伐巴蜀。巴蜀一日三惊,即刘公至此,亦不能安人心也!”

    “刘璋,守户之犬,见曹操来援,必坚固守之心。重兵不能克城,寡兵不能阻敌,曹操、刘璋表里呼应,益州则难为刘公之所有!”

    “故以鲁之所见,汉中不可让,无汉中则无巴蜀。祸止于门户,则巴蜀民安。”

    诸葛亮为张鲁倒茶,请求说道:“张公之所言,开亮之顿悟!然汉中兵寡,今亮欲益兵增之,苦无兵士可用。”

    “且即便有兵可用,但巴地初下,民心难附,转运粮草,征发百姓,数以万计。处理不善,巴地将生民变,此为亮所忧之事。”

    张鲁脸色微正,沉声说道:“方今之事,巴中无分汉夷,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北援汉中,不可迟疑!”

    闻言,诸葛亮大喜过望,说道:“张公于巴中素有名望,可否助亮一臂之力。”

    “既是军师之言,鲁岂敢不从?”张鲁应道。

    “善!”

    汉中之重,诸葛亮怎会不知道?

    他用舍弃汉中的话为由头,试探张鲁愿不愿帮刘备。但凡张鲁有心帮刘备,以他的见识必会劝诸葛亮不要放弃汉中,拼死将曹操拦截在汉中;如果张鲁不愿帮刘备,便会认同诸葛亮舍弃汉中的建议。

    这个的试探是必须要有,如果没张鲁真心的帮忙,诸葛亮供给汉中作战的难度又要上几个台阶。

    果不其然,张鲁有心帮助刘备,点出汉中对巴蜀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发巴中汉夷帮助前线作战。如此之下,张鲁通过了测试,得以让诸葛亮接纳他入府。

    至于张鲁的话,他投降刘备,全家老小在武汉。实际上他除了帮助刘备,已无多少的选择余地。

    如果不帮刘备,致使刘备战败,汉中失守,这将意味着他将失去之前投降所得到的东西。沉没成本太大了,这让张鲁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利用天师的身份,发巴中汉夷教民支援战场,这是他当下唯一能做的事。

    诸葛亮与张鲁寒暄几句,张鲁便告辞离去。

    邓芝寻机问道:“汉中有张鲁相助,可发徭役运粮。然汉中兵寡,将如何是好?”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三军伐蜀,蜀地已多被我军攻下,唯有成都及数县不克。今猛攻成都得不偿失,何不如抽调兵马增援汉中,留部分兵马于成都外。”

    邓芝面露疑惑之色,问道:“这是为何?”

    诸葛亮笑了笑,说道:“一紧不如一松,我军聚众兵围城,成都若是固守,短期难以破城。何不如减少兵力,留两万大军于成都外,既可援汉中,亦可寻机败敌,趁势取城。”

    “军师英明!”邓芝赞扬道。

    如果刘璋不降,即便是重兵包围,成都多半也打不下来,还不如抽调伐蜀兵力增援汉中。留下两万军士与成都对峙,其兵力不多也不少。

    如果刘璋见取蜀部队变少,命人率军出战。那时如果刘璋战败,成都人心将会大乱,刘璋大体也没固守的想法,多半会投降。

    若刘璋据城不出,这相当于是帮助刘备。等到曹操兵退,守住汉中,刘璋自己就投降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伐蜀兵马减少,可以让军士就食于成都外围蜀地郡县,不用江州供给。省出来的粮草可以全部投入到汉中,保障汉中的后勤。

    诸葛亮根据两边战事的进展,重新安排投入资源的优先级。毕竟资源就那么多,无法两头兼顾。

    早期诸葛亮倾斜资源给伐蜀大军,让他们尽快拿下蜀地。

    如今刘璋仅剩一座成都城以及周围的县城,在那负隅顽抗。汉中战事愈演愈烈,一旦让曹操得到汉中,巴蜀不存。故而要将之前投入到伐蜀的资源,转移到汉中那边。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