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194章赐印与群豪
    霍峻送别昌豨及其手下万余人,今郁洲上仅剩军士水手四千多人,岛上暂居的百姓仍有三万多人,需要江左船队再跑几趟,才能把百姓全部接走。

    岛上居民原有千余人,加上被强迁而来的朐县百姓二千余户,及昌豨带来的四五万百姓,实际上岛上人口最多的时候,聚集了五六万人。

    霍峻往江东运了首批几千人回去,第二批由昌豨领头搭载万余人,如今看来至少需要二批才能运往这些百姓,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接下来百姓还不能增加的情况下。

    但幸运的是,随着海路据点的开辟,江东至郁洲的往来航行的时间也缩短了。沿海千里而行,霍峻北上走走停停,花了半个月,到如今平均下来十日便可跑完一趟。且为了运输百姓,诸葛亮也出面向商贾借船运输,运输的量也愈大。

    送别昌豨,又过了几日,管承随丁奉而来,上岸入帐拜会霍峻。

    管承站在帐中,感激说道:“承拜见将军,多谢将军送粮救援之恩。”

    其人常年于海滨风吹如此,皮肤黝黑,身体壮硕。然管承能拉得起那么多人的队伍,又岂是单纯武夫,神情间透露着机敏。

    “且坐!”

    霍峻神情柔和,抬手说道:“刘豫州心忧青徐百姓安危,得知曹操暴政,故遣峻率军北上,屯于郁洲,以援诸位。峻刚出兵救得东海昌太守,迁其部曲至江东。”

    管承早已了解霍峻此次北上的军力,且也知霍峻的战绩,说道:“将军数败夏侯,名震江淮,承虽是海滨之人,却也知将军之名。且刘豫州恩德信义于世,扬威于江东。承能为二君奔波效力,深感幸焉。”

    霍峻见管承有归顺之心,直接问道:“敢问子奉,今下东莱、长宁海滨可有豪杰未附?且二郡当下情况如何?”

    管承坐到席上,说道:“启禀将军,我等奉袁青州之命征战,及袁青州不幸败亡,我等不敌曹操,各自散逃。曹操为征讨我等,命乐进、李典屯青州北海、乐陵、渤海等地,劝降征讨袁青州手下。”

    “又划长宁新郡,及承所在之地,曹操委何夔出任太守。何夔自上来以来,施政以仁,劝抚我等。若非将军北上,承恐会因缺粮少食而归乡土。”

    曹操平定青州后,为解决青州海滨盘踞的黄巾军及袁谭余孽,将东莱郡划分成南北两郡,北仍有东莱郡,南为长宁郡。新郡管辖广宁、东莱、矣平等六县之地,初任郡守为何夔。

    顿了顿,管承说道:“今青州海滨豪杰众多,如王营帐下部曲亦有三千余户,屯于昌阳城;从钱手下部曲二千余户,避难于矣平险要;袁氏旧将高歆屯于不其海滨(今青岛)帐下部曲千余户,有数十骑。及过东莱,乐安、济南亦有黄巾军徐和、司马俱二人,所督帐下部曲有七八千户。……”

    在管承的讲述下,霍峻大体了解山东半岛上的形势,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即大乱过后,太平之前,群寇即将降服之时。

    这种局面不插一手,岂不可惜。当然这种局面举兵进犯不合时宜,且有李典、乐进等人坐镇,但若能将群豪随自己南迁江东,他便心满意足了。

    即便不能让所有人都随自己迁徙到江左,但凡能有数万人便足够,加上已经到手的五六万人百姓,凑个十万百姓,这趟北上就赚大发了。

    今管承三千余户,百姓约在一万五千口,达到目标并非遥不可及。且利用官职封赏,让可信之人奔走,让那些群豪归附自己的概率亦能大大增加。

    沉吟少许,霍峻说道:“子奉熟悉东莱海滨,今群豪未附,峻欲赐众人官爵,不知子奉愿替某奔走否?以劝降群豪随峻南迁江左,皆赐予土地,亦可得富贵,不必避难于海滨,受风吹日晒之苦。”

    说着,霍峻摸着下颌,笑道:“且告诉群豪,其官爵高低,在于所迁百姓多少。刘豫州之信义,世人无所不知,青徐州群豪又岂能不晓。且子奉可与众人言,曹操暴虐,叛而不降者不赦,泗水之鉴即在眼前。”

    霍峻北上以来,几乎不打刘琦的名头,而是拿着更为好用的刘备名义。有刘备作为背书,在青徐一带走得开。

    “子奉若是事成,自当另有封赏。何如?”

    管承弓步起身,沉声说道:“承愿为刘豫州及将军奔走。”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