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122章天平砝码
    甘宁面露郁闷之色,说道:“仲邈,孙瑜不战而撤,据斥候所言,其大体可能屯兵于皖口。”

    甘宁与霍峻长久以字相称,今受霍峻节制,甘宁仍以字称呼。霍峻颇知甘宁习性,也不在意这点。

    霍峻用毛巾擦完手,捏起象征孙瑜的小旗插到皖水注入长江口,说道:“可是这里?”

    甘宁看着沙盘上的旗帜,指点说道:“正是,皖口依山傍水,北临百子山,南近大江,遏守险要,易守难攻。从皖口顺水而上,可至皖城。皖城遭孙权屠城,又迁三万人入江东,今城空虚。”

    孙策统一江东后,他表李术出任庐江太守,给三千兵。然而李术出任庐江太守,念着孤悬江北,孙策难以管制,招降纳叛。在孙策去世后,李术起兵反叛孙权。

    孙权、徐琨二人围攻皖城,李术因粮尽而兵败身亡。孙权、徐琨屠皖城,枭术首,迁徙部曲三万余人入江东,皖城遂是人烟稀少。孙河继任庐江太守后,放弃皖城作为郡治,而是将其迁到江南的历阳。

    甘宁率兵向东探查过庐江地势,进而说道:“庐江道路险峻,丘陵沟壑纵横,溪流密布。从皖城向东而行,分别为石亭、夹石、挂车等地,道路狭窄,不易通行;若向西而行,分别为潜阳、松滋、龙逢,河流众多,不易作战。”

    霍峻面露沉吟之色,说道:“孙瑜退至皖口,占据险要,乃有自保之意。我军将士不易急攻,当以保豫章为上,深垒桑落戍,操练兵马,缓缓图之。”

    “丰露!”霍峻喊道。

    “在!”

    霍峻手指向松滋,说道:“雷池辽阔,水道复杂,然欲败孙瑜兵马,其乃我军必经之地。松滋位于雷池以北,临近潜山,乃是险要之所。今命你与飞度率部进据松滋,以为前哨,进探敌情。”

    “诺!”

    “兴霸率水师巡视江面,警惕孙瑜动向,若无军令,不可与他交战。”霍峻吩咐说道。

    说着,霍峻手撑在案几上,沉声说道:“其余诸军,仍操兵马,深筑营垒,静候军令。且命人催促徐元直,让其尽快将连接雷池的铁锁打造而出,横宽江面,以为壁垒。”

    “诺!”

    霍峻对于战事并不着急,他需要在深入庐江作战前,降低自己战败带来的风险。在桑落戍修筑营垒,便是为了防止他兵败之后无路可退;封锁江面,则是为了不让孙瑜轻易深入豫章。

    众将退出营外,刘忠奉上一封书信,说道:“府君,黟山书信。”

    “嗯!”

    霍峻拆开刘备寄来的战报,仔细翻阅起来。

    刘备在书信里吐槽了黟山地势的崎岖,骑兵难以施展。他入山的道路太长,导致他被孙权、周瑜统率的大军堵在险要之所。他考虑到孙权兵马多于自己,自己又处在地形不利的位置,因而采取诸葛亮的建议,深修营垒,与敌对峙,寻找敌寇的弱点,伺机而战。

    在书信内,刘备问候了霍峻的身体,又询问战事情况进展。

    霍峻思虑少许,提笔回了封信,于信中表示道路崎岖,又处深山之中,需格外注意粮道的问题,不能轻易深入,被敌寇断了粮草。

    继而霍峻又表示自己这边战事顺利,逼退试图袭扰豫章的江东水师。如今没有率军深入庐江,主要担心孙氏与曹操联合,不知敌寇的深浅,欲等待局势分明,且稳固了后方。等到时机合适,他将率兵深入庐江,寻机与孙瑜决战。

    晾干墨水后,霍峻将书信交予侍从,说道:“将此信送与左将军。”

    “诺!”

    霍峻背依凭几上,目光望着沙盘,眉目微皱。

    这场仗很关键,刘备、孙权决战分出胜负,将决定江左的归属。他与孙瑜的对决,将会成为孙、刘二人分出胜负的砝码。

    那曹操会有动作吗?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