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季汉大司马 > 第107章第二步
    徐庶捋着胡须,皱眉说道:“启禀主公,宛陵距离葛阳有数百里之遥,其间多是山区地形,树木茂密,山越盘踞,我军不识地理,轻易深入宛陵,恐是孤军。”

    “且宛陵身处吴郡之侧,乃孙氏根基之所。妫览、戴员二人,任官不足一载,根基浅薄,手上又无大军,令不出十里,诸县安能随其反叛。若贸然进军,关将军所部恐遭不测。”

    东汉时,扬州分为庐江、九江、豫章、丹阳、吴郡、会稽六郡。庐江、九江在江北,剩下四郡在江南。

    孙权登基成为六郡之主,不是他掌握了扬州,而是把豫章南部设为庐陵郡。除去九江郡外,这便是江东六郡的由来。

    此前说过江东可划分为两大平原地带,一个是以鄱阳湖平原为核心的豫章郡,另外便是以太湖平原为核心的吴郡。卡在两者中央的山区,乃是黄山山脉,也是丹阳郡的主要区域,即后世黄山市、景德镇、建德市所在地。

    可是丹阳郡庞大,除了大部分的县乡在黄山山脉内,还有部分县城在太湖平原周边。包括后来的建业、京口、芜湖全部属于丹阳郡,而那宛陵便与它们一起处太湖平原边上。

    今关羽若想接应到二人,需要翻越黄山山区,长途跋涉数百里,然后在不能保证补给的状态下,冒着被围攻的风险,深入孙氏集团的腹地当中。这也是徐庶反对的根本原因,太远了,太难救了。

    “元直有何高见?”刘备问道。

    徐庶思考半响,说道:“主公,今豫章、庐陵二郡尚未平息,孙氏兄弟盘踞庐陵,威胁我军南部。不如从仲邈之策,让关将军征讨孙氏二人,彻底平息豫章、庐陵二郡,以便我军积蓄力量,巩固根基,再行与孙权角力。”

    刘琦、刘备二人思考不语,进而又看向霍峻。刘琦问道:“仲邈以为如何?”

    霍峻扬了扬手中的书信,冷笑说道:“妫览、戴员二人如元直所言,身无根基,任官不足一载,仓促谋杀孙河,已惊动江东众将。莫以为江东无人否?老将朱治及孙氏宗亲尚在。”

    “孙权虽屯兵于此,然其有水师之利。若俊所料不差,孙权已收到妫览、戴员二人反叛消息,其率军顺江东返,而我军翻越山岭至宛陵,二者孰快,峻不说长公子与使君应当也知其中差距。”

    顿了顿,霍峻沉声说道:“且不说战事是否容易,即便救出妫览、戴员,我军又如何对待二人,予丹阳太守,亦或是吴郡太守?”

    丹阳、吴郡这两个郡根本不可能授予他人,江东六郡之中除了会稽郡多蛮夷外,丹阳出精兵,吴郡出赋税,这两个郡让出去,刘备、刘琦二人还玩什么。除非他们二人手上如太史慈,手握精兵万人,说不准还能有太守之职。

    而且不是霍峻不想给他们什么,而是妫览、戴员仅掌握了宛陵,根基太过浅薄,能活多久都是一个问题。贪婪好色,死于女人之手,能成什么大事。

    刘备微微颔首,追问道:“我军若不救二人,我军当何以为之。”

    霍峻站起身子,走到帐侧的江东舆图,指点说道:“若峻所料不错,孙权收得此消息,必回军平定丹阳叛乱。”

    “关将军可趁机南下庐陵,平定孙贲、孙辅叛乱;二位可率大军东进,占据歙县、黟县、陵阳等黟山诸县,收服山越;待黟山诸县平复,率军东出,进取吴郡,与孙氏决战,彻底平定江东。”

    在霍峻看来去救妫览、戴员二人,不如增强自身力量,完成他进取江东的第二步战略。即彻底平定豫章、庐陵,进去攻占鄱阳湖、太湖中间地带黄山诸县,招募丹阳士卒,进一步积蓄力量。

    经过豫章之战,江东兵力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如果刘备能趁着孙权平定叛乱之时,迅速扩张地盘,将能在日后的对决中,彻底占据上风。凭借着豫章、庐陵二郡,及丹阳郡山区县乡,足够压制住孙权。同时也能进一步摆脱荆州对他们的控制。

    当然如果妫览、戴员二人能坚守到刘备平定黟山诸县,完成第二步战略,进入到第三步进取吴郡时,他们也将能得救了。且那时也将是刘备与孙权的大决战,一战决定江东归属。

    听着霍峻的讲述,刘备目光一亮,他似乎看到胜利的曙光。

    当下战局焦灼,妫览、戴员二人的叛乱,成为孙权撤军的信号。没有孙权大军,孙贲、孙辅兄弟,还能活多久。程普被破,空虚的黟山诸县几乎是传檄即降。

    刘备心中了然,说道:“伯玮,某以为仲邈、元直所言有理,备书信安抚二人,若难以守城,可弃城向黟山诸县奔走。备与伯玮率军向东,入驻黟山诸县,以为接应。”

    “可从叔父之语!”刘琦笑道:“孙权撤军,我军可也腾出手。”

    “希望如此!”霍峻盯着舆图思量,喃喃说道。

    按道理来说,孙河身死的消息,拥有水路交通的孙权会率先知道。但他却仍无回军的动向,莫非周瑜在折腾什么!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