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我传承了黑科技 > 第70章工程师们的日常
    国家核工程试验基地。

    几十个身穿白大褂的工程师在其中忙碌。

    旷大的穹顶笼盖不住冷清与低温。

    黎江院士手中拿着一沓图纸仔细比对。虽然他目前最大的成就是在人工智能上的突破,但高分子材料的博士学位也不是假的。

    “怎么样,基地还像样吧?”纪效波院士摸了摸口袋,拿出一包烟,顺手抽出一根,又忽然想到这里是禁烟场所,不由叹了口气。

    黎江指着一张图纸上巨大的圆环结构,“磁线圈?你们还打算利用磁力场来约束核反应?”

    “没办法,资料里的高温超导材料根本不像是地球上的材料能做出来的。”

    纪效波院士摩挲着手中的烟,眼中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一周前的聚变材料研讨会上,我们一致认为那样的材料需要地球以外的物质才能合成。之后的实验也证明了,月壤里的一种矿物质跟资料里说的ME-76性质吻合。”

    随后又开始了长篇大论,说这技术对材料的要求太高,或许需要人们到火星上采取矿物才能完成,转而又说金星、水星更接近恒星,应该会有更多地球上找不到的材料云云。

    眼看他已经说到柯伊伯带小行星了,黎江院士赶紧拦住,他有些担忧这位国内顶尖材料学家的精神状态。

    这个老伙计不能被核聚变技术那变态的材料要求逼疯了吧?

    想来也是,上面想要推行核聚变实验的实施,各方也在积极做准备,但只要一动工,首当其冲的就是材料学,巨大的压力下也难怪对方会变成这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

    正想着,铃声响起,黎江院士说声抱歉,接起了电话。

    余归晚的声音响起,“老师,我们有重大研究发现,需要借用一下高能粒子加速器,您有没有什么办法?”

    黎江看了一眼来电显示,问道:“重大发现?而且……我们?”

    这两年,随着Y-28开始惠及全民,自己这个学生身上的光环也越发强大。不同于爱因斯坦的理论物理,她的研究成果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加上各类媒体为蹭热度的渲染下,已经隐隐有了在世圣人的感觉。

    影响力可谓是空前绝后。

    这时,听说余归晚又有了重大研究发现,他顿时重视起来。

    “是的,我们打算测试一下智能生命是否能通过观测来引发概率波的坍缩。如果能的话,就可以为意识上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了。”

    黎江闻言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饶是他六十多年人生阅历,也忍不住手指发抖,“等等,你是说意识上传?”

    余归晚:“是的。这是陈新和卢卡斯的一个猜想,理论方面还不完善,即便如此,这个实验一旦成功,影响应该不亚于Y-28的出现。”

    听着电话里传出的声音,黎江眼神有些迷离,过去的一年里人类社会有两个最璀璨的名字。一个是在基因学、生物学方面获得重要研究成果的余归晚,另一个是在尖端理论物理学方面有重大发现的卢卡斯。

    此刻,这两个人竟然走到了一起,提出了一个足以改变文明走向的全新理论。

    不过,他还是很冷静,“那最关键的智能生命去哪里找?”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我们正好有一个。”

    这也意味着,只要找到场地,实验立刻就能做。

    黎江院士不由一怔,智能生命似乎牵扯颇多?

    ……

    钱权名利,最是动人。

    普通人于红尘挣扎,到底逃不脱这几样东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