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权臣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神兵天降,不世之功!
    几十人如同一片从天而落的叶子,随风轻巧地划过了烈阳关的城门。

    而眼前不远处,西面围堵的五千骑兵已经相向而来。

    姜玉虎不得不调头向南,而南面,镇南王亲领的一万中军,正缓慢而坚定地逼上前来。

    包围圈即将成型!

    姜玉虎插翅难逃!

    但就在薛横山率着队伍冲过烈阳关南门之时,烈阳关的城门忽然打开,一支提速完成的骑兵如一柄利剑,坚决而义无反顾地刺向了薛横山的所在。

    他们穿着和虎豹骑一模一样的甲胄,骑着同样的高头大马,从虎豹骑的老巢之中冲出,毫无防备地撞向了猝不及防的虎豹骑。

    长枪见血,铁蹄生风,这一支队伍的突然冲入,让原本秩序井然的虎豹骑瞬间大乱。

    放眼望去,左右都是自己的人,却不防备对方坚决而果断地朝着自己挥出了刀。

    薛横山也是大惊失色,他甚至来不及考虑这烈阳关中冲出的骑兵为何会朝着己方发动攻击,一杆长枪,就携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撞下了马。

    “薛横山已死!”

    这支不知名的骑兵瞬间大喊,只是被撞下了马的薛横山高喊着我还没死,不仅喊声被淹没,一阵马蹄踏过,人也淹没在了马蹄之下。

    这番突兀的变故,让薛横山率领的一万人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慌乱之中,但这支骑兵却并没有执着于追杀他们,而是一冲而过,跟上了姜玉虎的步伐,朝着镇南王的中军猛冲了过去。

    姜玉虎长枪平举,高声一喝,“烈阳关已丢,薛横山已死,缴械不杀!”

    身后的部众跟着齐齐高呼,“烈阳关已丢,薛横山已死,缴械不杀!”

    仿佛呼应他的话,远处的烈阳关城头,瞬间立起了高高的姜字大旗。

    原本还在纳闷薛横山的部众为何突然乱了的薛宗翰闻言瞬间一惊,心中一颗大石直落谷底!

    糟了!烈阳关怎么会丢了!

    烈阳关一丢,原本的南侵之势,瞬间变成了南朝人关门打狗,若是南朝若是心狠,自己这十几万大军岂不是要齐齐被南朝包了饺子?

    一向格局甚大的他,甚至都忘了去思考,自己的身旁此刻仅仅只有一万人。

    万人军阵,通常而言,站在后面的人,对战场局势都是不清楚的,只能听着左右呼喊和看着旗号行事。

    但就算是军阵的最末端,也能瞧见此刻烈阳关上,那高高飘扬的姜字大旗。

    旗帜迎风飞舞,就像一个硕大的巴掌,将他们的后路拍得粉碎。

    一片愕然和慌乱中,姜玉虎带着两千五百从本就是无当军精锐中再挑选出来的精锐,凶狠地撞进了镇南王的中军。

    镇南王这才如梦方醒,立刻呼喊阻拦。

    虎豹骑虽然厉害,但先是主将身亡,接着城头易帜,后路被断,正是惶然之间,又被这样一伙穿着跟自己一样的铠甲兵刃的人杀了过来,一时间,简直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战友。

    他们分不清,无当军却分得清。

    但凡头上没绑着红色布条的,那就开杀。

    这般一杀,虎豹骑也没法,看见左右有人接近也只得自保挥刀。

    此消彼长之下,虎豹骑不仅有劲儿没处使,更不知道误伤了多少同袍。

    在这样的乱局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脱离混乱的战场。

    当大家都这般聪明地发现这个办法并且付诸实践的时候,一场逃亡就无可避免了。

    镇南王竭力号令着手下,但瞧见败局已定,终究是惜身的念头占了上风,带着亲卫调头朝着南方疾驰。

    那里还有他的雪龙骑,还有他翻盘的希望。

    姜玉虎终究只有这几千人,只要稳住了阵脚,不是不能重新反杀!

    雪龙骑的盔甲可和虎豹骑不一样,这鬼一样的打法,再也不能奏效。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但他承担不起输了这一仗的责任。

    此刻的他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要抓住一切翻盘的希望。

    主将一逃,局面便彻底崩溃。

    山坡上停着如石雕的无当军怒吼一声,如猛虎下山,开始追着下方跟着逃窜的虎豹骑追杀。

    若是有胆子大的虎豹骑能够回头看一眼,就能发现,这支无当军仅仅只有一千人,队伍中间,都是扎起的一个个穿着无当军衣服的稻草人。

    当初姜玉虎带走了五千精锐,带去奇袭烈阳关的就只有三千,剩下两千人中,其中一千便布置在此。

    但就是这样一千人,就死死牵制住了虎豹骑的五千人不敢动弹,此刻更是以一千追两万,疯狂地屠杀着。

    姜玉虎的嘴角露出冰冷的笑意,镇南王若是刚才真的鼓起勇气向西突围,青川关和雁回关的围还不是那么好解,但好在这位老朋友的每一步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雁回关前,双方都无心恋战,默默等待着远方的结果。

    没过多久,烟尘大作,几匹快马先冲了过来,对薛金枪道:“将军,王爷有令,速速整军,接应王爷,围杀姜玉虎!”

    薛金枪面色一变,耳畔便传来一阵齐声大吼,“烈阳关已丢!镇南王已败!”

    薛金枪再度神色猛变,心头掠过和先前镇南王一样的念头,但他毕竟不俗,立刻点起骑兵,分作两边,前面还摆了枪兵盾兵,将狼狈逃窜的镇南王让了过去,让他们可以重整旗鼓。

    错身而过之际,他耳畔忽然听见一声镇南王的大喊,什么什么虎豹骑。

    他扭头看着亲兵,大声道:“王叔刚才说什么?”

    亲兵也跟着大声道:“我没听清啊!”

    薛金枪翻了个白眼,打算将溃兵全部让过去,再合阵。

    咦?不是说有追兵吗?怎么没见呢?

    咦?这些虎豹骑疯了吗?怎么朝我们动手?

    卧槽!

    他的耳朵终于听清了刚才的话,但那支衔尾直追的虎豹骑已经凶猛的冲进了他的左军。

    右军正待增援,雁回关的城门打开,憋了整整两日的一万多无当军骑兵如猛虎下山,猛冲了过来。

    士气本就低落的雪龙骑,此刻数量上也不再占据优势,面对着如狼似虎的无当军,渐渐溃不成军。

    薛金枪也回天乏力,只能尽量约束着队伍,跟着镇南王的溃兵一道。

    “王叔!这是怎么回事!”

    镇南王须发都有些凌乱,“一言难尽,速速组织结阵,我已命人去雁回关南面召集慕容豹的两万多人,等他们过来,这仗还有得打!”

    薛金枪欲言又止,转身努力组织着抵抗。

    但大势已去,败局已定,面对着姜玉虎亲自领着的无当军主力,在人数上也没有太大优势的情况下,败而不溃是很难的。

    当无当军一遍遍地喊着烈阳关已丢,缴械不杀之类的攻心之言,本就以部族捏合起来的北梁军队终究是彻底崩溃。

    这时候,南面的援兵刚刚抵达,便瞧见了漫山遍野的溃兵。

    在他们身后,是凶猛如下山虎的无当军。

    卧槽!

    这部分雪龙骑不仅猝不及防,连领兵之将都是临时的,更是不堪一击。

    在象征性的阻挡之后,便着急忙慌地参与进了逃跑的阵营中。

    镇南王裹在乱军之中,虽然逃亡,但亲卫还在,大纛未倒,还是将大部分的溃兵聚拢了起来。

    他沉声道:“为今之计,只有指望控鹤军了,我们过去,让他们挡住无当军。我们还有四万雪龙骑,待我们重整旗鼓,四万加五万就是九万,对上两万无当军,依旧有望反败为胜!”

    一番话说得周遭人都颇为意动,于是士气稍复,屁滚尿流地朝着青川关的方向逃去。

    姜玉虎在后面如赶羊一般追着,对镇南王的选择毫不意外。

    虽然此番胜局已定,但他心头却没有半分放松。

    有条不紊地发布着指令,让亲卫去传令,立刻派三千骑赶往烈阳关帮着守城,然后又派了两千骑去帮着追杀溃兵的一千骑,务必要扩大战果,一战将虎豹骑彻底打残打灭。

    自己则亲自追杀,用不停地鼓噪和刀枪的屠杀,不停给敌军的慌乱加码。

    青川关,应如龙已经听见了远远的动静。

    他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动静,但向来知兵的他,立刻开始给城头上的人打气。

    众人不明真假,但下意识地相信起了他,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是公子能办到的事情!

    原本的守城军已经几乎死伤殆尽,一千无当军也已损伤大半,城中的辅兵、民夫、青壮皆已上了城头,仰仗着丰富的守城物资,勉强地守着,此刻奋起余勇,再度局面稳住。

    耶律休站在账前,冷冷看着。

    此战控鹤军的勇士死伤亦是很大,但只要打下这青川关,一切便都好说。

    他正待下令投入更多的兵力,一个斥候慌张而来,“大帅!不好了!”

    耶律休连忙一脚踹过去,厉声道:“如今大局在手,有什么不好了的。”

    斥候看了一眼四周闻声回望的众人,也猛地反应过来,凑过去低声道:“姜玉虎奇袭烈阳关得手,如今大败虎豹骑和雪龙骑,镇南王正领着溃兵朝我们这边赶来,姜玉虎就追在他们身后!”

    “什么?”

    耶律休只感觉像是被五雷轰顶,整个人都麻了。

    “消息可真?”

    斥候还没说话,耶律休便望见了漫天的烟尘自东面而来。

    薛宗翰,你他娘的是吃屎长大的吗?

    堂堂十万大军,挡不住一个姜玉虎?

    耶律休不甘地看了一眼青川关的城头,在心头问候了薛宗翰家族的所有女性亲属,然后怒吼道:“整军,列阵,东面迎敌!”

    攻势骤然停止,应如龙知道自己猜对了,瘫坐在地,剧烈地喘着粗气,然后呵呵地傻笑着。

    城下,控鹤军不愧为耶律八部的精锐,很快步兵结阵在前,骑兵掠阵在后,在青川关前,面朝东面,集结完毕。

    耶律石带着亲卫扈从站在阵前,果然瞧见了匆匆而来镇南王的旗帜。

    耶律石让亲兵跟着他一起喊道:“镇南王,从两侧过,不要冲阵!”

    镇南王这时候还没有彻底丧失理智,更知道溃兵冲阵的危害,竭力约束着部众从军阵两边冲过。

    但是,姜玉虎又岂能让他如愿,远远望见,便立刻分兵三队,一左一右,各自五千人,就是要驱赶着溃兵去冲击控鹤军的阵脚。

    镇南王和他身边之人能够保持理智,但庞大队伍中的雪龙骑溃兵却做不到,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耶律休喊了什么。

    只是瞧见面前有人阻拦便大喊让路,不让路,那就是直接挥刀相向。

    生死关头,哪儿还顾忌得了那么多!

    不敢向无当军动手,还不敢欺负你控鹤军吗?

    于是,控鹤军的军阵也是摇摇欲坠。

    但他们终究有足足五万人,又是严阵以待,雪龙骑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后,终于也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般冷静了些许,知道这是块砸不烂的石头,还是只好朝着两侧跑去。

    耶律休长出一口气,无当军也在这时候追了过来。

    姜玉虎快马而来,冷冷地看了一眼耶律休,高声道:“本将与耶律石有旧,今日只追镇南王,不杀你!识趣的赶紧滚蛋,勿谓言之不预也!”

    耶律休面露惊疑,看着姜玉虎,心头犹疑不定。

    “冥顽不灵!”

    姜玉虎冷喝一声,三股无当军汇成一股,陡然提速,朝着控鹤军已经散乱的军阵冲去。

    耶律休虽然为刚才那句话心头有些疑惑,也怀疑是姜玉虎的离间计,但身处此地,他知道贸然撤兵的风险有多大,于是当即召集士卒抵抗。

    双方战做一团,一边是士气正旺,凶猛无比的无当军,一边是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控鹤军。

    无当军更强,但是亏在人数;

    控鹤军虽弱了点,但是胜在人多阵齐;

    双方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

    而这时候,镇南王也在竭力收拢溃兵,眼看着战场的天平又将倒向北梁人。

    就在这时,南面的远处,骤起一阵漫天的烟尘,以及铺天盖地的喊杀声。

    只见南面远处,数千骑兵一马当先冲来,在他们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步卒。

    他们举着军械,高喊着,要来守卫他们的国土。

    一眼望去,粗略一估,绝不少于五六万。

    耶律休吓得面色发白,一回头,却发现镇南王已经带着人果断调头逃了。

    “薛宗翰,我干你亲.”

    皇权的威压,让耶律休生生忍住了对太后的亵渎。

    一旁的亲兵开口道:“将军,镇南关已丢,咱们撤吧,别把耶律八部的精锐全部埋葬在这儿了!”

    耶律休仰头一叹,脑海中掠过陛下雷霆震怒的脸,掠过耶律八部共主耶律石私底下对他说的那些话,最终竟想起了姜玉虎方才阵前的高喊。

    “我领本部断后,你带人先撤!”

    “将军,我来断后,你先撤吧!”

    耶律休沉声道:“这是军令!我先撤了,控鹤军能活得下来几个!”

    控鹤军开始缓缓后撤,姜玉虎眯眼一哼,“金剑成,你亲领五千骑,亲自“护送”控鹤军离开,一百里后返回。其余人,跟我来,我们去送送镇南王!待与追杀虎豹骑的徐振山合兵之后,再来接应。”

    说完,无当军在层层军令之下很快分做两队,姜玉虎亲自领着五千骑兵,直追镇南王的中军所在。

    而金剑成则同样追杀起了撤退离开的控鹤军,虽然对方撤退有序,但金剑成也不冒进,炖刀子割肉,沿路愉快地收割着首级。

    镇南王在军阵之中,快速地挥动着马鞭,此刻的他,还来不及想此战之后,即将面临什么。

    但他知道,如果他不抓紧逃,这一次,自己的头颅恐怕就是姜玉虎不世之功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紧追而来的无当军,心头滴着血泪。

    如果还能掌军,打死也不来南面了!

    青川关前,不多时,便恢复了寂静。

    昨夜至今的厮杀,和方才的混战,就仿如一场狂风,风过之后,留下满地狼藉。

    但城头的应如龙知道,这场注定席卷两国的狂风,才刚刚吹起!

    远处的南面,前冲的队伍缓缓停下,无当军骑兵一个校尉勒马,朝着身旁一位穿着铠甲的男子拱手道:“大局已定,此番有劳郑太守了。”

    那男子脱下头盔,豪迈地笑着道:“本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能够亲眼见证一场如此惊人的大战,大胜,乃是三生有幸之事,管校尉言重了!”

    “郑大人此言差矣!”那无当军校尉面带笑意,“您这可不是亲眼见证,您是亲身参与!若无您和您治下子民的配合,我们这区区一千骑兵,如何能在这关键时刻吓跑北梁大军呢!”

    郑太守一愣,旋即哈哈一笑,“如此倒是本官贪功了啊!”

    “没有,但凡知兵之人皆知郑大人之功。您放心,待此间事了,我一定禀明公子,也将据实上报朝廷!”

    军功难得,想到朝廷可能的封赏,郑太守也难免心头一团火热,觉得不枉自己一番筹谋,风餐露宿几日了,当即拱手,“如此便多谢安国郡王和管校尉了。”

    “您客气!那我等便先回城了,大战之后,城中诸事繁多,地方狭小难以接待,就委屈郑大人及诸位壮士了!”

    “您才是客气,军务要紧!”

    管校尉拎着一千无当军朝前冲出数十步,而后齐齐下马,朝着身后的文官和普通百姓们,齐齐一躬。

    身后的郑太守和众人也都齐齐郑重回礼。

    在这草原风沙之中,上演着感人的一幕。

    他们是他们浴血奋战的意义,而他们亦不曾辜负他们的期望。

    ——

    与此同时,一只飞鸽振翅,才刚飞入昨夜举办完雨燕州大捷庆功晚宴的中京城。

    巨石入水,一片沸腾。(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