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权臣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使臣入朝,群议汹汹
    朝廷可以有一年的喘息之机慢慢平定内乱,安稳朝堂,肃清官场,重整兵马,而后再做打算。

    至于北梁的盘算大家当然也很清楚,他们的确如建宁侯预料的那般,试图将雨燕州占据,从而通过雨燕州这个傀儡,搜刮民脂民膏,供其享乐而无需费心劫掠。

    但一年之期既过,届时我们收回雨燕州便是,又有何惧之有,难不成大军压境,区区一个雨燕州还能顶得住?

    盘算着这些念头,众人也理解了此刻前列的重臣高官们那份沉默背后的思量。

    既然有此思量,又怎么好将北梁的狼子野心定性。

    高坐龙椅的东方白暂时还想不明白那么深邃的事情,他悄然扭头,看向一旁。

    德妃也微蹙着眉头,显然是在心头衡量着。

    被赐了座的苏老相公眼皮微抬,看着薛文律,“贵使远来,还是先吊唁先帝吧,我大夏以忠孝为本,礼义为先,这等利益之事,还是容后再议吧。”

    不少原本准备出列建议先请北梁使臣回驿馆稍歇,等待定夺的人,瞬间感受到了自己和苏老相公之间仿若鸿沟般的差距,在心头肃然起敬。

    而这番话,也让薛文律无力反驳,对方拿大义礼节压人,自己总不能真的拍着胸脯说一声,【我,蛮夷也】吧?

    “此言甚是有理,外臣这就先去吊唁贵国先帝。”

    他微微欠身,“不过还请太后娘娘务必于今日给外臣答复。”

    “大胆!”

    李天风直接冷声一喝,“我朝行事,自有章法,安有你指手画脚的份儿!”

    不料薛文律半点不惧,只是淡淡道:“贵国行事如何外臣自然管不了,但是外臣只想好意提醒一句,过了今日,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说完他再度欠身,转身大步走了出去。

    这位进殿以来,一直温文尔雅得不像个北梁蛮子的年轻人,在这一刻,终于露出了草原狼狰狞的面孔和尖利的獠牙。

    身后的耶律文德和元文景看着骤然安静下来的大殿,心头大呼过瘾,同样行了一个抚胸礼,转身跟了出去。

    外人离开,大殿之中才重新有了声音。

    一个朝臣出列,“太后、陛下,臣以为,北梁之人实是暗藏祸心,然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今我朝内患未平,又变生腋肘,再添新乱,北梁在北,坐拥雄兵,虎视眈眈,若其挥师南下,社稷恐有倾覆之虞。望太后三思。”

    “荒谬!”另一个朝臣出列,高声道:“太后、陛下,北梁狼子野心,图谋我雨燕州之地!以当下为界,一年不动刀兵,则雨燕州全州俱失。雨燕州若失,则失东面天险,北梁人可长驱而入,遗祸后世!此议绝不可行!”

    “你说的这些谁不知道?但是我说了,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北梁大军入寇,在本就危如累卵的局势上再添一把火,以至于社稷倾覆,丢掉一个雨燕州又算什么?更何况,丢掉了又不是收不回来,一年之后,大军自可从容而收之!”

    “你说收就收?那是整整一个大州啊!那是有着广袤地界和天险的雨燕州,你知不知道他有多大啊?那得让多少将士填进去多少性命才能拿回来啊?你以为就你在这儿嘴皮子一翻就能收回来吗?”

    “那现在就不死人吗?北梁如果倾国来攻,我们难道就不死人了吗?那要死更多的人!而且我们还没有准备!”

    “不错,我也认同这个论断,所有的事情都要结合实际来看。如今我们内忧外患,连兵员都凑不齐,若是真的与北梁开战后果不堪设想,但同样,如今太后仁德陛下圣明,众正盈朝,一年之后,内乱平息,天下大定,兵精粮足,自可轻松收服雨燕州,岂不正好?太后、陛下,臣以为,当同意北梁之提议。”

    夏景昀默默听着,听见那句众正盈朝差点没笑出声来。

    旋即,听见那渐渐全面占据上风的妥协声音,心头又是一阵怅然。

    这就是人性啊!

    先前避无可避之时,大家尚能团结一心,从定下出兵到真正出征,只花了一日便高效完结,但如今,只要有了一丝妥协的可能,就有这么多人愿意退缩求全。

    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对手呢!

    因为骨子里的怯懦和短暂的苟安而退缩,将头像鸵鸟一样埋在沙子里麻痹自己,在有反抗之力时不奋起反抗,而就这么一步步地后退,最后退无可退时,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

    但两国交锋,对手会因此而怜悯收手吗?

    很显然不会,他们只会步步紧逼,待你退无可退之时,毫不留情地踹上一脚,将你踹下万丈深渊。

    不过,话又说回来,夏景昀倒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龙椅上的人换了,大臣不还是这些大臣,士绅不还是这些士绅,想要维系统治,还是少不了他们。

    “太后,陛下,臣有一言!”

    夏景昀终于迈步出列,朗声开口。

    原本吵作一团的朝堂,在这一句话后,悄然安静下来。(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