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权臣 > 第十四章 平反的契机
    如今德妃回来,四方权贵云集,正是最好的机会。

    但干了好些年项目经理的他明白,结交,贵在平等。

    如果是腆着脸巴结上去,对方帮不帮另说,就算帮了,或许这辈子就成了人家的附庸,所以,他当下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出名,出名了之后,很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解决这种事也会变成一种投资,而不是恩赐和交换。

    不仅有利于平反之事,也可以为今后的科举赢得些便利。

    在德妃回来时,这江安城中的权贵密度怕是百年难遇,自己只要好好谋划一番,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而在这之前,夏景昀看了一眼在身边悠闲自在的堂兄妹。

    还得多挣点钱啊!

    后路无忧,才能专心“考公”啊!

    可是,上哪儿搞钱呢?

    一边在脑海里闪过各种前辈发家致富的路子,夏景昀一边跟着堂兄妹走到了县衙旁的一处宽阔广场上。

    平日里,这儿会张贴些布告,偶尔有什么大事集会也会在此举办。

    这会儿却被围了起来,一帮人正在里面忙活着。

    “这位兄台,这是在干啥呢?”

    “你连这都不知道?”

    你这么聊天很容易被人打的......夏景昀腹诽一句,拱手道:“还请兄台赐教。”

    “德妃娘娘要回乡省亲,咱们这些家乡人能没点表示?从明日起,各种庆贺之事,都将陆续开始。听说整个泗水州的官仓都会开仓放粮,建宁郡在每个县都会设粥棚,赈济难民、流民。”

    那人得意道:“我们江安县就更厉害了,从明日起,城外的粥棚就不说了,城里有庙会,说是特意请教了云老爷,按照娘娘小时候的样子搭的。”

    忽然,那人声音一低,露出男人都懂的笑容,“据说啊,还有中京城的花魁们前来布施,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见过那个档次的啊,这些天城里人谁不是在偷偷存钱,准备到时候好好看看她们的笑貌音容,挥金如土。”

    “咳咳。”夏景昀瞥了一旁面色不善的堂妹,“那个,兄台,我问你这儿是要干啥呢!”

    “哦,这个啊,就是文会,后日开始,州学学正大人亲自安排的,到时候好些大儒和各地学子都要来,一群人在哪儿吟诗作对,没啥意思。我们还是聊聊青楼吧,据说那个凝冰姑娘......”

    “多谢兄台解惑。”

    夏景昀连忙开口,然后告辞离开。

    想啥呢,花花草草这种事情那是俗人才做的。

    像他这样的,不需要花。

    看着夏景昀的背影,那汉子遗憾地摇了摇头,抖开折扇扇了扇,“哎,可惜了,不是同道中人。”

    夏景昀却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绕到广场另外一边,又找了一个人问了问。

    这人要靠谱许多,没有聊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直接就将这个文会的情况说了。

    说白了还是烘托盛世那一套,既是泗水州文坛对娘娘的一片孝心,这个事情也是德妃娘娘此行在文化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令夏景昀心动的是,文会最后会选出一个魁首来,不仅有五百两白银的赏赐,届时还可以列席德妃娘娘的欢迎宴会。

    夏景昀不禁想着,如果他能够拿到文魁的话。

    钱有了,家里没了后顾之忧;

    名有了,不管是平反还是科举,都有了帮助;

    最关键的是,能列席德妃娘娘的欢迎宴会,这平反之事就大大有望了。

    “看兄台的样子,似乎有些意动?”那人瞧见夏景昀的样子,笑着问道。

    夏景昀也很坦诚,“就是不知道如何参加?”

    “要参加,只需在那边登记即可。”那人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凉棚,旋即笑了笑,很委婉地道:“这个文会还有个玩法,那就是押注,明玉赌坊开了盘口,可以押文魁,我觉得更适合我这种文采平平之人。”

    你是个会说话的......夏景昀笑着点头,“多谢兄台指点。”

    “不客气,后日咱们一起见证郑公子拿下文魁的风采。”

    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夏景昀转身告辞,朝着那边报名的凉棚走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