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国院士 > 第五百六十七章:舒尔茨:帅的人都已经结婚了!
    听到徐川说‘也不是很难’,张伟平的嘴角忍不住动了动。

    他有点想打人怎么办?

    虽然IMO竞赛题解题所用的知识基本都被局限在高中左右,但技巧和经验却是无法被锁定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拥有几十年数学知识和经验的他都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解出来的题目,这叫做不难?

    这话说的简直太过于装逼了一点.

    好吧。

    对于这位来说,可能还真不难。

    毕竟七大千禧年难题他都一个人搞定了三个了,如今的数学界,或许某一个单独的领域还有一些人足够和他比较,甚至是超越。

    比如代数几何领域的法尔廷斯、德利涅;数论领域的萨尔纳克;拓扑领域的佩雷尔曼等等。

    这些顶级大牛在各自精通的领域还是能和这位比较一下,甚至是领先或超越的。

    但放眼整体,恐怕除了陶哲轩可能还能勉强跟上,同时涉猎这么多的领域外,真的很难找到另外一个数学家能同时精通这么多的数学领域了。

    更变态的是,除了数学领域,他在物理、材料、天文等几乎完全不同的大领域中同样取得了相当不菲的成就。

    老实说,人类的天赋,真的可以强悍到这种地步吗?

    很难不让人怀疑这幅皮囊下面是否隐藏着一台量子计算机。

    站在两人的对面,徐川倒是没想那么多。

    在听到刘嘉楹是整个IMO中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女生时,他还是有些惊讶的。

    IMO上的最后一道大题是他出的,难度在他看来的确不算高。

    真要说出一道难度高的题目,他有把握做到自己出的题目整个IMO竞赛没有一个学生能解开。

    但那样做没有任何的意义。

    对于一场数学竞赛来说,题目考核的内容并非是这些学生们到底掌握了多少的知识,而是考核的他们在有限的知识中,如何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只是基础,利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创造力。

    不过这并不代表那道题目就那么容易解开。

    他出的题目并不需要使用大学知识,高中所学就足够。

    但解决那个问题需要的技巧性却不低,甚至可以说的上较高了。

    能解开他所出的题目,在数学上的天赋和努力,绝对缺一不可。

    而这种天才,出现在他身边的朋友范畴中,徐川的确还是有些惊讶的。

    不过想想刘嘉欣在数学上的天赋,倒也正常。

    倒不是说基因遗传这些东西。

    事实上,基因这种东西并不一定百分百有效,谁也不敢保证说哥哥或姐姐的智商惊人,弟弟或妹妹就同样的会智力优秀。

    但如果说身边有一个哥哥或者姐姐在某一条路上有着足够的天赋,能带给弟妹的经验,只要哥哥姐姐愿意教,绝对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就像是他和徐晓一样。

    以前他上初高中的时候,每年的寒暑假,徐晓的课外辅导、作业、学习解题思路和技巧等东西,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教导的。

    这些东西给徐晓在学习的道路上带来了更多的经验,让她能够在同级中学的更轻松,更脱颖而出。

    这也是为什么相对富裕的家庭更容易出优秀的天才的原因。

    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者说有他们的家庭条件有足够的能力去找一个优秀的教导老师来做这份工作。

    而相对贫困的家庭,大部分的孩子面对的,是初中或高中都没上完的父母,是学校中要照顾整个甚至多个班级的老师。

    如果不是自己的天赋优秀到能够脱颖而出被额外的关注和指导,否则想要获得一份‘额外’且详细的教导,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而且有时候,初高中的老师,也不一定有这份能力。

    这一条‘定理’,并不仅仅只适用于学习,还有很多其他广泛的领域。

    毕竟,人最宝贵的东西,并不是什么财富,地位而是时间。

    打量了两眼刘嘉楹,徐川笑着开口道:“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到我这边.”

    对面,张伟平挑了挑眉,打断道:“我说,你小子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啊?我好不容易收个本科生,你就想挖走。”

    顿了顿,他又叹了口气,紧接着道:“算了,如果伱小子真的想要,就带走吧,跟着你学习比跟着我肯定强多了。”

    被打断了一下,徐川也回过神来,想了想后开口道:

    “算了,大学阶段还是让她跟着张院士您学习吧,我这边手头上的研究比较多,大学期间跟着我可能还学不到什么东西,打好基础更重要。”

    “如果等到研究生或者博士,倒是可以让她报一下南大。”

    “前提是你愿意的话。”

    最后一句话,他是看向刘嘉楹说的。

    本来他是想直接将这位学姐的妹妹直接挖过来的,不过被张伟平院士打断后,想了想他的时间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大学这种打基础的阶段他并没有多少时间去指导,与其这样挖过来,倒不如让她在本科阶段好好的跟着张伟平院士学习。

    等到了硕士或者博士阶段,如果她愿意的话,他还是乐意收下这个学生的。

    当然,这些事情的前提,是她自己愿意。

    如果刘嘉楹不愿意的话,他也不可能强行将人要过来,没那个必要。

    对面,刘嘉楹眨了眨眼睛,对上了徐川的视线后,又看了眼自己的导师。

    从那双和蔼的眼神中感受到鼓励和认同后,她点了点头,乖巧的开口说:“谢谢徐院士,我会好好的加油学习的。”

    有机会跟着数学界的第一人学习,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在数学上更进一步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而且这个人似乎在她姐姐那里还很特别,这让她很好奇。

    顿了顿,犹豫了一下后她还是开口道:“徐徐院士,我能加您一个威信吗?”

    徐川笑了笑,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了手机,加了个威信后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发了过去。

    “这是我的电话,如果有什么事情或者学习上的问题,可以威信给我发消息或者打电话,不用担心打扰到我,也不用那么客气。”

    顿了顿,他看向张伟平,笑着道:“张院士,我就不打扰你们用餐了,先走了,有时间再聊。”

    张伟平笑呵呵的道:“去吧,回国后有时间去日月(复旦)大学坐坐。”

    徐川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从餐厅中回到自己的房间,徐川洗了个澡后打开了电脑,连上了酒店的无线。

    意外的在圣彼得堡遇到个‘熟人’,他还真是没想到,早知道喊上学姐一起过来了。

    随手点开了威信,找到了刘嘉欣学姐的威信,他发了个消息过去:“你猜猜我在圣彼得堡遇到了谁?”

    发完消息,他才反应过来圣彼得堡和国内有五个小时左右的时差,这会国内应该都凌晨了,对面应该已经睡了。

    不过正当他想着关掉威信,去刷一下这届数学大会报告会流程的时候,那头的消息回过来了。

    “嘉楹?”

    看到回复,徐川挑了挑眉,笑着打字道:“她跟你说过了?”

    “嗯,她刚刚给我发消息了,说遇到了你。”

    徐川笑着打字:“说起来,你早就知道你妹妹会参加这届数学大会了吧?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