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国院士 > 第五百五十章: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
    第五百五十章:

    所谓的可控核聚变,追溯到底其实只不过是是两个或多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或多个较重的原子核和其它粒子的反应。

    在人类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漫长时间里,其主流方向虽然是氘氚聚变,但并不代表着没有其他的研究方向的。

    氘氚、氘氦三、氦三/氦三、氘氘、氢硼.等等都是研究方向。

    主流是氘氚聚变,也只是因为这条路线从理论上来说最为容易而已。

    其实除了这些外,碳、氧、硅、铁、金、银等等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所有元素,理论上来说,其实都是可以进行聚变的。

    只不过以铁元素为界限,在铁元素之前的轻元素,聚变释放能量。

    而到了铁,以及铁之后的元素,聚变则需要吸收能量。

    宇宙中的恒星之所以只能聚变到铁元素,后续的重元素,比如黄金都需要超新星爆发来形成,原因也就在这里。

    铁和铁之后的重元素在达到了一定的质量后,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剧烈的收缩,释放出巨大的引力势能,形成超新星爆发,进而形成各种重元素。

    当然,重元素的聚变目前根本就不是人类文明能掌控的东西。

    别说重元素的聚变了,就是氦三/氦三的聚变,如果需要使用磁约束技术进行掌控的话,都需要将等离子体湍流的温度提升到十几亿度,这远远不是目前的科技能做到的。

    所以可供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办公室中,听着梁曲的询问,徐川笑了笑,开口说道:“在你说的这些聚变原料中,其实能选择的,也就两种而已,你应该知道。”

    闻言,梁曲略微思索了一下后点了点头,道:“氦三/氦三聚变首先可以排除了,纯氦三聚变要求的温度太高,目前的技术根本就无法控制。”

    “氘氘聚变的要求同样不低,虽然理论上来说纯氘聚变的温度要求并不算高,但这种聚变反应的截面很小,而且产物以微小中子为主,不符合降低聚变堆大小的要求。”

    “至于剩下,只有最后两种了。”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没错,剩下的选择就只有氘氦三聚变和氢硼聚变这两种了。”

    闻言,梁曲思索了一下,开口道:“如果要单纯的抛开中子的影响,氢硼聚变会更合适一些,从聚变公式和原理来看,氢硼聚变无中子的产生,而氘氦三聚变的产物虽然以质子为主,但还是会有少部分微小中子产生的。”

    徐川摇了摇头,道:“相比较氢硼聚变,我更偏向氘氦三聚变一点。”

    听到这话,梁曲好奇的看了过来,问道:“怎么说?”

    徐川沉思了一下,开口道:“氢硼聚变虽然是一种理想的无中子聚变反应,但是要实现它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难关。”

    “而且氢和硼-11原子核之间更强的斥力,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理论上来说会比氘氦三聚变更高。”

    “此外,氢硼聚变也并非完全不产生中子,你的理论是基于惯性约束聚变的。”

    “以惯性约束为基础,配置好氢硼的原料比例后,的确是不会有中子产生。但是我们所使用的手段是磁约束。”

    “而在磁约束的基础上,氢硼等离子体在反应堆腔室中运转时,氢原子核之间同样会产生碰撞和聚变反应,进而产生少量的中子。”

    “这一点其实和氘氦三聚变是一样的,氘氦三聚变中产生的少量微小型中子也是来源于氘与氘的碰撞。”

    “所以从中子的角度上来考虑,氢硼聚变和氘氦三聚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梁曲思索了一下,开口道:“那使用氘氦三聚变的话,聚变过程中诞生的少量微中子怎么解决?”

    “这可是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都会携带强能量,对设备和材料造成极大的破坏。”

    徐川:“这个我暂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后续根据实验数据来看吧。”

    “不过理论上来说,氘氦三聚变产生的中子在质量上很小,远比不上氘氚聚变产生的中子,所以对于它的防护,条件要求肯定没氘氚聚变那么的高。”

    “而条件越低,我们对其的防护使用的材料也就越少,每少一分材料,就能空余出来一部分的空间。”

    顿了顿,他接着道:‘而且我考虑氘氦三聚变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这个,我考虑使用它的原因在于聚变产物。’

    “氢硼聚变的产物是氦和能量,而氘氦三聚变的产物是氦和质子,高能质子是氘氦三聚变的主要产物,也蕴含着的大量的能量。”

    “相对比氘氚聚变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都在高能中子里面来说,高能质子不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损伤,且可受磁场约束,而可约束就代表着我们能对其进行利用。”

    “因此氘氦三聚变远比其他的原料更加适合小型化的聚变装置。”

    “不仅仅是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这其实也是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方向。”

    “一代氘氚聚变使用的氚元素在地球上存量极少,依赖于锂金属来进行氚自持,但锂金属的存量在地球上也是有限的。”

    “如果能借助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基础完成氘氦三聚变技术的话,接下来的开发月球工程也能跟着一起受益。”

    选择氘氦三聚变为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首要方向,月球的开发也是原因之一。

    正如他18年的时候在诺贝尔讲座时所说的,只有向往宇宙星海的文明,才有足够的潜力与未来。

    听到徐川这样说,梁曲若有所思的想了会,紧接着开口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接下来我们的工作除了完成仿星器的点火运行发电,验证仿星器同样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技术外,剩下的就是以氘氦三为原料进行实验了。”

    徐川点了点头,道:“对,接下来能源研究所的重点工作,就是这两部分。”

    “我需要你们更多的收集氘氦三聚变的数据,确定它是否能成功,以及诞生的少量微中子到底有多大的破坏力这些。”

    闻言,梁曲深吸了口气,认真的点头道:“明白,那接下来的方向,就是这两大块了。”

    徐川笑着道:“那就交给你们了,辛苦了。”

    梁曲咧嘴笑道:“辛苦啥,最辛苦最艰难的部分都已经被徐院士你解决掉了,我们做的,只不过是在你提供的思路基础上继续前进而已。”

    顿了顿,他接着道:“那今天就先这样,我这边去安排和调整工作计划。”

    徐川笑道:“嗯,我会尽快完成永磁体仿星器的设计和构造的,等这部分的工作完成后,剩下的时间,我大概会投入到空天发动机的研究那边的去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