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四九一章 捧上神坛;我去长长见识
    在政府授意下,各家报社和广播开始大肆宣传瓜岛海战的胜利。

    《纽约时报》以头版头条报道了美澳荷联军组成的特遣舰队在夜战中以勇敢的突袭重创明军的新闻,封面上大写的“VICTORY”非常夺人眼球。

    里奇蒙德-特纳准将由此成为媒体渲染的重点对象,在极短时间里被捧上了神坛。

    各家报社不约而同的派人冲到了海军部的门口,争相索要里奇蒙德的肖像照,以至于最后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了起来。

    很快,里奇蒙德的大幅照片频频出现在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总统也随即写信告知海军部要求晋升他。

    「鉴于里奇蒙德-凯利-特纳海军准将尽忠职守,勇敢且成功的率领舰队击退了敌人的舰队而振奋了全体公民的信心,我认为及时晋升是很必要的。」

    海军部自然举双手赞同,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洗刷之前海军军械局糟糕丑闻的天大好事;参议院那边也罕见的无人反对。

    于是晋升命令即刻下达,而这时候TF-27特遣舰队才刚刚停泊进新喀里多尼亚。

    在海战进行的时候,奉周长风命令的谢万诚率领旅属工兵营和防化队增援艾德森高地以南的陆战一团。

    他们沿着陆战一团几天前经过的路线行军,进一步拓宽这狭窄坎坷的小径。

    这条路直线距离只有十一公里,但因为弯弯绕绕、上上下下实际上高达二十公里,而且由要途经多条溪流、山岭,大多数时候都要在茂密的丛林中穿行。

    工兵们使用油锯伐倒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用开山刀和斧头一下下劈断婴儿胳膊一样粗的藤蔓。

    伐倒的大树被动力手推车拖到溪流旁、又或是先竖起来然后放倒在宽达十几米的沟壑边上做成简易桥梁,然后废物利用,把劈断的藤蔓做成桥梁的扶手。

    不知道是谁最先说出的,这条蜿蜒曲折的路很快有了一个传开的名字——蜈蚣小径。

    然而,次日明军发动的进攻仍然以失败告终。

    陆战一团对两翼的攻势几乎寸步难行,付出了二百八十多人的伤亡却仅仅在92高地东南方向夺取了一个排级阵地,整条战线上的推进距离几近于零。

    收到「职部攻击不顺」的消息以后,周长风深感惊奇,他决定亲自去那儿指挥战斗。

    “这边暂时不动,你留着全权负责。”他将指挥权移交给了赵寒枫,然后扯了扯衣领,拔出手枪看了看,“我去长长见识。”

    周长风带上了野战补充营的两个队和防空营的一个队总共四百多人,还携行尽可能多的弹药。

    每一名士兵除了标准配置以外还要额外捎带上两天份的野战口粮和一些弹药,有些人是一发迫击炮弹、有些人是两条重机枪弹链、有些人是一个高射炮弹匣。

    空闲的十几辆动力手推车也全部被调来了,上边满满当当的堆着各种补给品。

    沉重的负荷让士兵们气喘如牛,蜈蚣小径上全是深深的脚印。

    在遇到土坎或落差地的时候,大家只能先把手推车上的补给品卸下来,人力搬上去,然后再一起用力、或拉或扛,把手推车本身给运过去。

    黄昏的时候气候突变,天色一下子暗沉下来了,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士兵们穿上了雨披、捡起跟伞一样大的芭蕉叶来挡雨,但仍旧无济于事,下至新兵上至周某人全都被淋得湿漉漉。

    山岭之间的夜晚又湿又冷,基本湿透的木柴极难点着火,泼上汽油引火都要过好久才能自发燃烧。

    经过艰难的行军,筋疲力尽的第二支援军总算在3月26日下午和这儿的一团汇合。

    只见临时开辟的空地上搭着十几顶大帐篷,这儿是一团开设的临时野战医院,地上沾满了暗红色的血迹。

    来来回回都是匆忙的军医和护士,地上散落着绑带和拆封了的药品包装。重伤员可以住进大帐篷里,轻伤员却只能呆在简单的雨棚下。

    “补充营填补进各队。”

    “是。”

    随后,周长风在指挥部中见到了气氛不振、神色黯淡的军官们。

    前天信心十足保证拿下这处高地的谢万诚羞愧难当,说是要亲自带队再次进攻,如果突破不了就不回来了。

    这样的情形让周长风更为纳闷,他把佩刀放在了指挥部,戴上钢盔亲自去了前沿观察所。

    映入眼帘的是起伏不一的小山包、郁郁葱葱的灌木和草丛、纵横交错的堑壕、遍布各地的尸体……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地方在军事史上被称为“血岭”,历史上第二师团对此展开强攻以惨败告终。

    整整五昼夜的血战中,美军以86人阵亡、192人负伤的代价毙伤日军至少2200人之巨,足见此凶险程度之甚。

    一名上尉参谋哭丧着说道:“钧座,那山头冲三次也就有一次能冲上去,而且马上就会被反冲锋打回来……”

    面无表情的薛灿将几张写着作战部署的纸递给了周长风,“钧座,这是下一轮进攻的部署,请过目。”

    停止分散兵力同时进攻艾德森高地两翼,而是集中兵力击其一侧。

    对西侧阵地实施三个方向的进攻,分别是西、西南、南,总共投入五个步兵队、两个工兵队,防化队拆散分配给各队来加强攻坚能力……

    周长风对此战术方略没有意见,换他来布置也差不多是一样的。

    所以能怎么办?只能接着打喽。

    “咻咻咻休——”

    迫击炮弹和火箭弹不断落在美军阵地上,隆隆炮声和刺耳的尖啸声回荡在山峦之间。

    直到明军发起冲击的前一刻,守卫在各自阵地中的美军陆战队员还在用钢盔和水壶往堑壕外边舀水,暴雨积累的泥水没过了小腿,舀了一夜才排到齐脚踝深度。

    “咻——”

    红色信号弹窜上了天,谁都不记得这是近几天升起的第多少发信号弹了。

    “哒哒—哒哒哒——”

    在重机枪和无后坐力炮的掩护与支援下,数不清的明军陆战队步兵从泥水中爬了起来,自冲击出发阵地向美军阵地涌去……

    【配图】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