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四一七章 黑暗时光和意大利海军;向菲律宾自治邦宣战
    而且联邦大西洋船运公司的商船被要求尾随但不加入护航船队,也就是三三两两的跟在护航船队的后边。

    对于英、意、美的一系列做法,德社报以极高警惕。

    刚打破了封锁,现在又试图建立新的包围圈?

    有尚未证实的消息表明,英国内阁甚至还在考虑与葡萄牙、西班牙洽谈,建立一个完整的包围圈来抗衡德社的威胁。

    对此,德社上层也很快做出了反应——

    针对西班牙的解放必须提上日程了,应该以迅速果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瓦解弗朗西斯科政权。

    西班牙共和军的败亡证明了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这帮人没有统一纲领,总是因为争夺权利而陷入内斗,所以仅凭他们自己是无法取得胜利的。

    有必要进一步提防意大利的军事威胁,或许应该考虑主动出击,但首先要在奥地利地区部署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群。

    至昌三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这是今年的中秋节。

    不过数十万明军将士没法像寻常百姓一样安度佳节,数十百艘大大小小的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正航行在南海的尽头。

    斜阳西沉,鲜红的太阳让整片西天都像是浸没过了红墨水似的,海面上波光粼粼。

    “这便是万里长沙的最后地方了。”

    “还要多久才到泗水啊,这路途上的日子真的难熬。”

    在朱雀号超级邮轮顶层的栏杆处,赵寒枫、姚良川、谢万诚几人正眺望着大海闲聊着。

    作为排水量约6.9万吨的海上城堡,改造以后的朱雀号现在担负起了高速运兵船的职责,可以容纳足足1.2万人。

    随着夕阳没入大海,天色唰的一下就昏暗了下来,仅有西天残留的少许暗红。

    放眼四周,只能见到夜色中闪烁的无数个光点,那是舰船们的航行灯和舰桥内部的灯光。

    从家事谈及国事、再从国事谈回家事,两根烟抽完过后,几人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走喽,吃饭去了。”谢万诚拍了拍赵寒枫的肩膀,“今儿有好多种月饼,每一样都得尝个鲜。”

    即便是在海上,但朱雀号毕竟是豪华游轮的底子,伙食供应水平差不到哪去。

    桂花酒之类的倒是享受不到,但月饼还是能管够的。

    无所事事的周长风在船舱中溜达,愣是从上到下走遍了这艘庞大的邮轮。

    除了陆战一旅的九千官兵以外,朱雀号还顺带搭载了第二航空勤务队和一些坦克部队的人员。

    所谓航空勤务队就是陆军所属的航空兵单位,主要装备联络机、勤务机、炮兵校射机,负责干各种零散的杂活——侦察前沿战线、供军官出行、运送重伤员等等。

    各部队的士气倒是相当高涨,精神面貌也很好。

    大家原本以为又是拥挤闷热、臭烘烘的运兵船或货轮,没想到这次居然搭乘如此庞大的海上城堡,即使里边的豪华装潢已经拆除,但宽敞舒适程度仍然遥遥领先。

    “钧座,职有要事禀告。”

    “说吧。”

    “美国方面对我军空袭莫尔兹比和达尔文提出抗议,要求予以赔偿,朝廷回绝了。”

    虽然没有地面战斗和成规模的海战,但天空上的战斗却一直都未停歇。

    大约一个半月以前,驻防帝汶岛的明军实施了一场小规模是登陆行动,攻占了延德纳岛,全歼了那儿仅有的四百余守军。

    他们将延德纳岛上澳军已经建设了大半的野战机场给建设完成,大明空军随后利用这个机场组织了多次对莫尔兹比的侦察和空袭。

    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连带伤害,累计造成了十几名美国人伤亡,而且其中九人都是军人。

    对于美国方面提出抗议,大明朝廷反过来表示这是无理的——中澳处于战争状态,空袭是常规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伤亡的美国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清楚置身战区的潜在风险,所以自行承担一切后果,而且向交战国派驻军人的行为本身就是欠妥的。

    周长风哑然失笑,伸了个懒腰,眺望着深邃无边的大海。

    “这样打嘴炮扯皮的日子马上就要到头喽。”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当舰队抵达泗水海军基地时,澳洲兵团督师部收到了来自大都督府的加密电讯。

    9月30日下午16:30,大明驻马尼拉公使馆向菲律宾自治邦政府递交了一份独特的最后通牒。

    要求菲律宾自治邦宣布脱离美国控制,成为中國藩属;如果否决的话,那么两国将在次日零时起处于战争状态。

    这份通牒的奇怪之处在于菲律宾虽然现在在名义上是自治邦而非殖民地,但大家实际上都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美国为了应对菲律宾持续不断的抵抗运动的安抚策略罢了。

    伱(大明)不对我(美国)宣战,对我的狗宣战干什么?

    事实上直到这个地步,大明君臣还刻意保留了一些余地,想看看美国国会的态度究竟是怎么样的,有多少赞同、有多少反对、有多少弃权。

    现在压力就来到了富兰克林这边,因为时差的缘故,华盛顿特区还只是中午时分,所以总统和政要们有充足的时间对此做出反应。

    应天时间当天零时一过,宣战文件正式生效。

    第二天清晨,在那洁白的、象征民主精神的国会大厦外,云集了数不清的记者。

    一辆辆轿车从特区各处驶来,西装革履的议员们陆续下车,在咔嚓咔嚓的相机声中走向合众国的心脏。

    华盛顿时间早上8:15,参议院与众议院议员几乎全体到齐,准备就即将到来的重要使命投下关键的一票。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