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一四七章 匪情再起
    “来给这几个玩意开膛破肚,让老子瞧瞧他们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一名面目狰狞的土匪用力踹着倒在血泊中、垂死的保安,然后伸手招呼了一下。

    旁边几名正砸烂了柜台、翻箱倒柜往袋子里装金银珠宝的土匪便停下了手中的活,拔出刀走了过来……

    如此的景象也同时发生在州城西边的其它集市与居民区中,枪声、惨叫声、悲鸣声此起彼伏。

    被引燃的屋舍燃起熊熊大火,滚滚黑烟直冲云霄。

    夷陵州的翊安军驻扎东边的城郊,相距有十几里之遥,经过冗长的集结、领取弹药、布置任务、启程,待一个队的翊安军赶到的时候,这股子土匪刚刚汇合,正欲扬长而去。

    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交火,密集的枪声不绝于耳,让城区中的百姓们战战兢兢的。

    仅装备轻武器的翊安军在火力上本就不能与正规的野战单位相提并论,更别说此刻他们仓促而来,压根没带重机枪与迫击炮。

    甚至因为翊安军中绝大多数都是新兵,在老练与刁钻程度上完全无法与这些“身经百战”的顽匪相提并论。

    于是在短促的对射中,这百余人竟压不过对面的土匪?

    就这样,在相持了一刻钟之后,那二百多号土匪便迅速撤离,向北边漫无边际的崇山峻岭退去。

    忌惮土匪们对地形了如指掌,翊安军放弃了追击——要是深入山中被伏击了,那可就丢大人了。

    夷陵州突遭土匪袭击的事情很快就被如实上报了,走马上任不过几个月的知州可谓倒霉得很,刚风光了没多少天就摊上这么一桩破事。

    “滑稽之极!不是说鄂地盗匪早已扫荡一空么?紧密关注,一有详情,立刻呈上来。”

    不仅皇帝震怒,而且朝中大员们也极为无奈,此事可谓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盗匪怎么总是剿不干净?每次遇袭之后都报告已经尽灭之,然而再过上一两年就又出现新的匪情,真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

    土匪的历史实在悠远绵长,在大明,这项存在了几千年的古老职业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还在从事着。

    无它,唯痛快耳!

    而且也没机会金盆洗手。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许多土匪都是大杂烩,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年景不好、生计不佳的农民,本着干两票就回归老本行的念头,临时为匪。

    真正铁了心将之当作终身职业的其实只是少数人,但他们也是最难对付的,古代的官府因为对地方控制力度有限,往往无法剿灭干净,一些地方知县与知州甚至会和他们形成“你不大张旗鼓的劫掠,我不召兵进剿”的默契。

    而在后明,世纪交替前后几十年的混乱多多少少增加了这个职业的从事人数,不过随着一切归于稳定,一度火爆的这个职业就又趋于冷门了。

    自古以来,鄂西、湘西都是匪患猖獗之地,由于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军队难以清剿,而且当地百姓也往往被威胁不准透露土匪踪迹,因此剿匪可谓难上加难。

    从至昌八年伊始,朝廷就决心消除大江南北的匪患了,大几十万明军被陆续投入到剿匪的任务中,成果也相当显著,短短几年工夫就解决了大多数地区的匪患。

    然而,鄂西、湘西两地却一直反反复复,怎么剿都剿不干净。

    二十几年下来,土匪们与明军斗智斗勇、你进我退、反复拉锯,匪患迟迟未得彻底根除。

    但因为大明基层组织的建设趋于完整与现代化,土匪们的活动范围已经被大大减少了,他们只敢在深山老林中苟活,因为出了山就很容易招致围剿。

    如此一来,大浪淘沙,能坚持至今的土匪们的顽强、凶残、坚韧可想而知,此次袭击夷陵州的就是这样一股残存的顽匪,可谓经验丰富至极。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