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 > 第四百一十三章 雁春君的抉择*求月票】
    姬丹或许也想着削减军队开支,退兵还民,可是赵国的崛起,让燕国却不得不被逼着增加军队数量,而为了维护军队的数量和战力,又不得不增加赋税和徭役。

    “赵国强,能有秦国强?为什么赵国能做到的,燕国就做不到呢?赵人能做的,燕人就做不到呢?是赵人更坚韧,还是更能吃苦,亦或是燕人就都是好吃懒做之辈?”雁春君冷笑。

    乐间再次沉默了,不是谁都有天子遥那样的魄力,敢在国中变法改革,诛杀权贵的,燕国数百年,贵族根深蒂固,难以撼动,想要学赵国的做法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绝影!”雁春君突然叫了绝影一声。

    绝影也出现在雁春君身边,同时将一个装满了竹简的托盘递呈到了雁春君面前。

    雁春君随手抽出了一卷竹简,展示给了众人看,“这是天子遥三年,五月的方城人口迁徙记录!”说罢,雁春君将竹简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一日,自燕入城安居者,十二户,三十四人;二日,自燕入城安居者,十五户,四十六人;三日,自燕入城安居者,十九户,六十人……三十日,自燕入城安居者,七十六户,共计五百三十七人。五月总计入城安居者,五百三十九户,共计三千八百二十一人!”雁春君一字一句的念着,没有一个数据是造假,全都是方城户曹的统计。

    “这还只是随便抽取的一个月,仅仅一个月,从燕国逃入赵的丁户就多达五百三十九户,将近四千余人,这是什么概念,昌国君应该很清楚吧!”雁春君将竹简丢到了乐间身前。

    乐间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信这是事实,颤抖着手去捡起地上的竹简,手指在刻刀凋刻的赵文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划过,知道最后看到上呈邯郸,以报相府留存的大印后,不得不承认这是真实的数据。

    一个月从燕国逃入赵国的民众就达到了接近六百户,等同于一个小的乡县了,而这还只是方城,没有算上武遂等于燕接壤的各个城池。

    平均算去,等同于一个月时间,就有将近万人逃入了赵国!

    “燕国若真如昌国君所说,姬丹励精图治,与民生息,燕人为何还要大规模,自发的迁入赵国?”雁春君看着乐间反问道。

    “国策、政令,民众是看不懂的,但是他们却又是最清楚哪里更适合他们生存!”

    “庞煖、李牧将军的攻城略地,为什么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昌国君还不懂吗?”雁春君叹息地望着乐间说着。

    这是燕国的悲哀,他也多希望姬丹能有所作为,也多希望燕国能强大,这样哪怕他身在赵国,也一样能感到欣慰,甚至这一次也能够一死了之,不负燕赵。

    可是燕国终究是让他失望了,燕国民众的选择让他更清楚的看到什么是大势所趋。

    “绝影,敲响点将鼓,沙场聚兵!”雁春君再次下令,将整个方城的大军全部召集到了沙场之上。

    战鼓擂动,整个方城的士兵也都朝着城中校场赶赴而来,然后就看到自己的一众上官和雁春君以及昌国君乐间都站在了点将台上。

    士兵们都有了不祥的预感,犹豫着望着点将台上。

    “若是雁春君和昌国君让我们叛变,我们该怎么办?”士兵们都在交头接耳的试探着身边的袍泽的想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