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细水长流 > 第518章 雪中送炭
    “咱们太太真是治家有方!”

    “那是!”周婆子感恩戴德道:“而且还特别仁心。说我们洗衣裳的手常年泡在冷水里,日深月久必闹下骨头病特嘱咐管家许我们温水洗衣,木柴分例,对了,现在的煤分例都给得足足的!”

    ……

    出院没几步,又遇到一样去上房领衣裳的郑婆子。与周婆子、黄婆子两个寡妇不同,郑婆子是男人儿子儿媳妇一大家子人一起进京的。

    打过招呼后郑氏兴奋告诉周婆子等人道:“听说了吗?咱们今年也有和男人们一样的羊皮袍子和羊皮靴!”

    “真的!”周、黄两个婆子的眼角瞬间就挤出了笑纹。

    “午晌我男人儿子领衣裳的时候听看门婆子告诉的。我男人儿子这回领的靴子一人都是两双。太太说京里雪大,一般棉鞋怕是扛不住,除了跟老爷出门的,其他看家护院更夫马夫也少不了每日在雪地里跑,倒是每人都发两双靴子,丫头媳妇们虽说走得少,但走还是要走的,也一人发一双!”

    “宋姐姐,”周氏冲宋氏欢喜笑道:“听到了没有,你来着了,太太头回给我们发羊皮靴就叫你给赶上了!”

    ……

    看到宋氏过来,彩画麻利地打开手边一个硕大的蓝毡包裹后笑道:“宋嬷嬷,这里面的羊皮袍子原是太太为答谢你教授宫仪而特地做的。袍子面用的是上等的暗绣锦缎。”

    宋氏看那羊皮袍子黛蓝底暗绣竹叶祥云,不是一般的精致,赶紧推辞道:“田嫂子,我一个下人,穿这样的好衣裳实在不像。太太的好意小人心领了,但收了也没地穿,还是请嫂子代我辞了太太。”

    眼见宋氏小心,彩画告诉道:“嬷嬷,似这样的衣裳太太虽不常赏人,但也不是不赏。我先也得了两件,家常当差穿不上,但逢年过节和出门都是穿的!”

    听明白这是府里的体面,宋氏不再推辞,然后听彩画接着道:“嬷嬷不要推辞,只管放心收下。再这套棉裤袄和皮靴都是分例里的!”

    “这一卷棉花、两块绸缎和四块布是给嬷嬷裁衬里衣裳做鞋袜荷包用的,嬷嬷自己看着使。”

    “咱们家的分例大体如此。一年四节会发全套的换季衣裳,但成家小厮和丫头媳妇嬷嬷的内里衣裳和鞋袜则都是给布自己做!”

    自己做衣虽然费事,但落下来的零料可用于缝补和做鞋,宋氏见状自是愿意,感激道:“太典,给小人这许多布料衣裳……”

    一早起床,红枣撩开床账,看到窗户纸一片雪白,心中讶异:这就下雪了?

    穿鞋下地,反身压好床帐,红枣走出卧房方才悄声问送漱口水来的丫头:“下雪了?”

    肯定的语气。

    金菊低声回道:“子时就下了,现外头的雪积了有三四寸,却还没停的意思,鹅毛样的雪花还飘着呢!”

    红枣吩咐:“把老爷的青狐裘拿出来。再把羊皮靴烘上!”

    金菊把牙刷递给红枣:“刚已经烘上了!”

    红枣点点头方才洗漱……

    谢尚早起看到下雪十分高兴,出屋上衙时放着好好的回廊不走,非冒雪把院里的雪很踩了一回方和站在廊下的红枣挥手道:“我走了,你快进屋去吧!”

    红枣裹着火狐裘笑道:“我去厨房瞧瞧都有什么菜蔬,好准备晚饭的火锅。”

    ……

    翰林院里谢尚青狐裘,文明山青狐裘、元维青狐裘,艾正穿的虽也是狐裘,但却是市面上常见的沙狐裘。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几件狐裘站在一处,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差别。

    艾正见状不免有些不自在,并不似往日那样和谢尚、文明山搭话,而谢尚、文明山热衷议论下雪天火锅蘸料的花式搭配,则完全没甚感觉——毕竟他两个天之骄子,一直穿戴得都比常人好!

    只有比他们穿戴得好,才可能激起他们的攀比心,吸引他们的注意!

    元维将三个徒弟的动静尽收眼底,心道艾正心里这个金钱关,必是得他自己堪破!

    同彩画来到主院,宋氏看到院里看门的婆子和闻声出厢房来打帘子的小丫头无不穿着里外三层新的羊皮长袍,心里感慨:京里有钱人不少,但似谢太太这样厚待下人的真心没有!

    她一定要留下来!

    看彩画领了人来,红枣道:“宋嬷嬷,这二十套棉衣和一些油粮煤炭你替我布施给你昨儿提的两处庵堂。”

    “外面的骡车已经备好,彩画和芙蓉将同你一起去,认认门!”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宋氏的话,红枣得派人查证。

    宋氏知彩画和芙蓉都是红枣的心腹,揣度红枣此举有品评她言语真假的意思,赶紧跪下磕头道:“太太慈悲,小人代两处住持磕谢太太雪中送炭。但等两位师太知道了,必还要来亲谢!”

    她先告诉的原是实话,并不怕三方对证。

    现太太打发心腹取证,就说明太太对她的话上了心,如此庵里的人这个冬天好过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