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细水长流 > 第421章 真香
    结果这一看就忍不住惊讶——为什么甘回斋老板给媳妇讲《四书》会讲的比他们师傅讲的都更明白?

    “掌柜的,”有人插口问了:“这书多少钱?”

    掌柜应道:“十吊钱!”

    十吊钱不便宜,但想到私塾的束脩一月就得一吊钱,秀才们也说不好昧着良心说贵。

    终于有人下定了决心:“掌柜的,你拿《孟子》的纲要来打开我瞧瞧,若是讲得跟《大学》这本一样我就买了!”

    田树林依言拿出了《孟子纲要》的第一张后笑道:“这位客官,《孟子》书内容多,得好几张拼一起看。小人先替你打开一张。”

    《孟子纲要》打开不过一刻,铺子里便就响起了此起彼伏地“啊呀咦哟”的惊叹声,然后不一会儿便有人开始摸荷包道:“掌柜的,来一套!”

    想着这书原是著者为教媳妇用的,不免再补一句:“我回去教我媳妇!”

    “噗——”,不少人听笑了,更有那心直嘴快地吐槽道:“画蛇添足!”

    但转脸便和同乡道:“几位兄台,要不咱们合买一套回去抄了教媳妇?”

    ……

    甘回斋上新书的消息很快就吸引了锦衣卫的注意。等弘德底用过午膳,他的龙案上已然多了一套《四书文理纲要》。

    “谢翰林这儿子可真是板正!”看心腹大太监李顺左一层右一层的展书,弘德帝抱着奶茶杯忍不住吐槽:“教媳妇什么不好,还非得教个《四书》?”

    “这《四书》平时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还没念够吗?别是读书读傻了吧?”

    “我记得他都多大了,连个通房都没有?”

    “现有了吗?”

    李顺……

    看李顺沉默不接茬,弘德帝醒悟到自己言辞的不妥挽尊道:“当然他书念得还是不错的,文章也作得四维八正,有君子之风!”

    谢尚科考的七篇文章弘德帝都已读过。撇开至今不知人事这件事,弘德帝对谢尚其他方面还是认可的。

    李顺不能让一国之主唱独角戏,赶紧附和道:“陛下圣明!”

    等《大学纲要》完全展开,弘德帝看了一刻,不觉“啧”了一声——谢子安那不开窍的傻儿子于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竟然解了这许多意思,似乎好像解得比他还透?

    真是后生可畏!

    弘德帝忽然觉得嘴里的奶茶不香了!

    放下奶茶杯,弘德帝双手拿纸细看了一遍,半晌方道:“李顺,你把这套《四书文理纲要》给皇子,嗯,还有公主以及他们的师傅各送一套!”

    “让他们看看别人都是怎么解《四书》的?”

    别念了几十年书结果对《四书》的领悟还赶不上别人家的童养媳!

    想想弘德帝又问:“江州乡试发榜了吧?谢翰林这个儿子这回取了多少名?”

    李顺给弘德帝递小太监新换上来的热奶茶:“启禀陛下,元翰林的奏折最快也得九月二十九才能到礼部。”

    弘德帝就手吸了两口奶茶后方道:“打听着,不然只等礼部集齐了全国的乡试结果再递折子,必得是十月底了!”

    弘德帝还记着谢尚中状元做翰林的事,心里有些犯嘀咕:只看谢尚这套《四书文理纲要》便知确是个做学问的人才,且品性也合适,难不成他明春真要点谢尚一甲?

    ……

    甘回斋卖《四书文理纲要》的事还瞒不过御史台的卫道夫。

    有那卫道夫看到谢尚在这么正经的书封面上署媳妇的名字不免气得三尸神暴跳。

    为了更好地弹劾谢子安治家无方,教子不严,有辱斯文,误人子弟,卫道夫们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跑去甘回斋花十两银买了一本《四书文理纲要》,结果回来一读发现适合拿来教儿子——真香!

    所以这弹劾竟就没人提了。不然,卫道夫们莫不如此想:教儿子知道了,自己可要如何解释呢?

    再说“将心比心”。他们儿子若得教媳妇能教出这许多心得,写出这样的文章,他笑都笑死了,才不管儿子在书上署媳妇名字这种小事呢!

    比如《论语》可不就是圣人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圣人及其弟子言行集吗?

    就因为京师的人更杂、水更混,这《四书文理纲要》竟是比府城销售得更快——五百本书只五天就全销完了!

    府城销得慢些,但也不过十天就也销完了。

    谢尚闻讯大喜,赶着让显荣加印以便赚钱买宝石圆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