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傻柱身死开始 > 第464章闫阜贵买工作
    惹得人人唾骂。

    真正的死了还不得安宁的节奏。

    “二大爷刘海中,现在在里面蹲号子,吃二十年的免费大餐,三个儿子,一个个的都不孝顺,唯独您,什么事情都没有,虽然说您有点算计过头,可好懒至今没事,三大爷,我借着酒劲说句不怕您笑话的话,您呀,也得小心一点,千万别落个跟易中海和刘海中一模一样的下场。”

    “傻柱,你说什么屁话那?”闫阜贵一副爱惜羽毛的表情,“三大爷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对三大爷的为人,你傻柱只需要放心就可。”

    傻柱心里闪过了几分感动之情。

    上一辈子。

    中了易中海和秦淮茹的算计,脑子一热的创办什么养老大院,许多要了傻柱老命的家伙们,都被养活到了这个大院里面。

    傻柱一天到晚的挣钱养活他们这些禽兽。

    工资不够。

    接私活。

    接私活挣的钱不够,朝着马华借,朝着娄晓娥要。

    好吃好喝的供养着这些混蛋,是闫阜贵第一个发现傻柱的养老大院有入不敷出的威胁,抠门算计了一辈子的闫阜贵,放下自己的颜面,去捡破烂换钱,想办法补贴傻柱的养老大院,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位禽兽,好长一段时间后,才发现闫阜贵捡破烂的事情,两人偷摸摸的跟踪闫阜贵,把捡破烂的闫阜贵堵在了事发现场。

    一个站在道义的角度,说闫阜贵钻到了钱眼里面,吃着傻柱的饭,喝着傻柱的水,住着傻柱的房子,却想要自己积攒私房钱。

    一个道德绑架的劝说着闫阜贵,说闫阜贵捡破烂的行为,等于给傻柱脸上抹了黑。

    还是闫阜贵跟他们吐露实情,又有闫阜贵这个榜样在前,易中海和刘海中才做了捡破烂的事情。

    闫阜贵本质上不坏。

    就算是算计,人家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摆在明处,写对联多少多少钱,写信多少多少钱。

    纯粹就是挣得少,家里人多。

    不算计着来,有可能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孩子。

    源于这些方面的因素。

    傻柱乐意跟闫阜贵接触。

    看着闫阜贵。

    压低了声音。

    “三大爷,您今晚找我,除了喝酒,应该还有别的事情吧?”

    是什么事情。

    傻柱心里已经猜测了一个大概。

    天下没有永恒的秘密。

    除了他手中的工作指标。

    也没有别的解释了。

    “傻柱,三大爷本来是想等一会儿咱们喝的差不多了,三大爷再把事情跟你说一下,结果你不耐烦了。”

    事已至此。

    自然要实话实说。

    他来找傻柱,喝酒仅仅就是借口。

    “三大爷听人说,说你手里有两个进轧钢厂的工作指标。”

    傻柱点了点头。

    见傻柱没有否认,闫阜贵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傻柱,三大爷跟你开门见山的说实话,三大爷今天可不是来跟你喝酒的,我是冲着你手中的工作来得,三大爷也知道要怎么办,咱们按照市价,你觉得怎么样?”

    次一点的工作。

    市价在三百块左右。

    相当于入职后一年半的工资。

    好一点的工作。

    价格在五百快钱左右。

    轧钢厂的工作,自然是好的工作。

    傻柱也没问闫阜贵给谁买工作,为什么买工作,他朝着杨厂长要工作指标的用意就是积攒资金。

    卖给谁不是卖。

    很是麻熘的同意了闫阜贵的请求。

    担心夜长梦多。

    闫阜贵回到自家,把实话朝着三大妈一说。

    听说傻柱要价五百块。

    三大妈还是觉得有点心疼。

    依着她的意思。

    冲着傻柱与他们家的关系,撑死了也就四百块钱。

    结果开价五百。

    闫阜贵解释了一下。

    五百块从傻柱手中买个工作并不亏,闫解旷总不能一天到晚的扫大街吧,前段时间,托媒婆介绍了一个对象。

    女方纺织厂的职工。

    听闻闫解旷扫大街的,当时就说了拜拜。

    借用闫阜贵的原话来形容,闫解旷要是娶个有工作的媳妇,买工作的钱,一年就挣回来了,他们闫家就是双职工家庭。

    又不敢让闫解旷丢了扫大街的差事,没事干,一天到晚的在大街上晃荡,一准要出大乱子。

    买工作。

    是要紧事情。

    被闫阜贵说服的三大妈,转身走到衣柜前,从里面翻出一个铁盒子,这是闫阜贵家藏钱的地方。

    里面有一千五六百块。

    三大妈数了五十张十块面额的整钞。

    将其递给了闫阜贵。

    “再多拿五十出来。”

    闫阜贵似乎想到什么,不容置疑的朝着三大妈道。

    “不是一巴掌吗?”三大妈皱着眉头,不明所以的看着闫阜贵,“怎么还要多拿五十块?”

    “让你拿,你就拿,说这么多废话干嘛!”

    虽然五十块相当于闫阜贵一个月的工资。

    但这个时候。

    可不能装小气。

    要大方。

    “依着你的意思办。”三大妈倒也果断,当即抓出一把钱,多数了五张大团结出来,塞在了闫阜贵的手中,“给你。”

    七十年代最大面值的钞票是十块钱,十张一百块。

    鼓鼓囊囊的。

    把闫阜贵的口袋都给塞满了。

    用手抓着口袋。

    出了自家的屋门,朝着中院傻柱家走去。

    进屋后。

    两人便上演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大戏。

    闫阜贵把五百块钱交给了傻柱。

    傻柱把轧钢厂职工报道证交给了闫阜贵。

    看着上面所写的轧钢厂保卫科报道的字样。

    闫阜贵的心。

    要不是嗓子眼挡着。

    没准都要飞出胸腔。

    保卫科。

    居然是保卫科。

    一想到闫解旷调入轧钢厂保卫科工作,闫阜贵的脸上,充满了无限的高光之情,觉得多花五十块钱太值了。

    “柱子,你真是给了三大爷一个暴雷。”

    就冲这个轧钢厂保卫科的报道证。

    就晓得傻柱在轧钢厂是多么深的领导的信任。

    李副厂长在的时候,李副厂长无条件的相信傻柱,杨厂长当了轧钢厂一把手,又无条件的信任傻柱。

    “三大爷,您也帮了我一个忙。”

    “啥话都不说了,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事情。”

    “三大爷,上面有具体的报道日期,千万别拖延了日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