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六十三节 关东大地震
    但是走希腊,这个难度很大,他们最近的距离是经过匈牙利、塞尔维亚、和马其顿才能到达塞萨洛尼基,经过三个国家海关协调,铁路调度都是很大的问题,如果往北走,不管是经过德国还是波兰,都只需要经过你一个国家,往南走奥地利和意大利也才两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希望通过奥地利走意大利的港口出海,因为他们跟奥地利毕竟曾经是一个国家,奥地利人显然更好打交道,比南欧塞尔维亚那些斯拉夫人更容易沟通,毕竟一战之中捷克的士兵也没少跟塞尔维亚和俄国的斯拉夫士兵厮杀。

    杨潮不打算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活动,只是建议他们可以慢慢跟南欧的国家谈判,中国商船队在希腊拥有独立运营的港口,一旦捷克斯洛伐克可以打通往南的通道,到中国的贸易就很畅通了。

    捷克斯洛伐克当然也想摆脱这个地理困局,决定做外交尝试。

    接着杨潮跟捷克斯洛伐克的合作伙伴斯柯达工业集团和汽车公司参观。

    书商克莱门特一直陪同杨潮,克莱门特帮助劳林在青岛建立了工厂之后,研发、生产任务都是劳林在主持,克莱门特自己则回到捷克斯洛伐克,在他们的汽车公司总部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小城坐镇,希望拓展欧洲市场。

    杨潮知道克莱门特非常坚持在捷克斯洛伐克生产汽车,这不仅仅是因为利益,还有捷克人的民族尊严在里面,当年他还是26岁的年轻书商的时候,喜欢骑行,但是捷克没有自己的自行车工业,他用的是德国自行侧,一次车坏了,他将自行车寄回了德国,并写信结果德国人连车带信都给他退回来了,因为克莱门特是用捷克语写的信,德国人只回了一句话“如果你想我们答复你的要求,那么至少要用我们的语言”,结果民族感情深受刺激的克莱门特经朋友介绍跟机械师劳林合作要制作自己的自行车。

    他们给公司取名Slavia,捷克语意思是奴隶,用来激励自己。

    捷克人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跟德意志人居住在一起,始终在跟德意志人竞争,德国人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竟然打造出了从纺织、木材加工、制鞋、玻璃制造、啤酒酿造到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一整套工业体系。

    因此从中世纪开始,捷克这块地方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工业重地,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甚至比德国还高,后来从苏俄制度转变之后,他们也是前苏国家中第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

    对捷克人的精神杨潮还是很敬佩的,就跟波兰一样,长期被德意志人压迫,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很强,跟波兰不一样的是,他们从德意志人身上学到了严谨、认真的作风,和高度的组织能力。

    克拉门特对杨潮的带来也充满了期待,他很期望斯柯达的汽车能够出口到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位居中欧腹地,尤其是捷克只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小盆地,没有出海口,也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就靠工业养活自己了,而现在他们的市场萎缩,急切的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最后的汽车市场美国是打不进去,可是中国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杨潮更希望斯柯达将生产放在中国,不过捷克可以做一些研发,但这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思路,在没有形成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之前,研发在这种小国很难变成财富。

    不过杨潮也没有坚持,以为他发现斯柯达的经营思路有些问题,或者说是因势利导,他们现在设计制造的是HispanoSuiza品牌的豪华轿车,而且豪华的离谱,根据设计预算,仅仅是地盘就比劳斯莱斯的整车价格更高。

    为了巴结杨潮,克莱门特许诺,第一辆车将送给带领捷克斯洛伐克du立的,捷克人敬爱的总统马萨里克,但第二辆将送给杨潮。

    很聪明的攻关,杨潮想不要都不行,而杨潮一旦接受了,他们肯定大做文章,中国的豪富肯定会踊跃购买,这下子迈巴赫有对手了。

    但无所谓了,迈巴赫那就是一块牌子,汽车工业是要给中产阶层生产汽车才能发展起来的,一两款豪华车撑不起这个产业。

    不过这次杨潮想岔了,当克莱门特第二辆车送给杨潮的消息公布之后,反而引起了一片哗然,中国人觉得斯柯达看不起人,应该把第一辆车送给杨潮的,而幕后自然有迈巴赫的引导。

    结果斯柯达这辆车白送了。

    那是后话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只待了三天,一天在汽车工厂参观,一天跟捷克官员沟通,最后一天在布拉格游览了一番,然后就打算去瑞士。

    这时形成被耽误了,瑞士之行只能取消,因为日本地震了,关东大地震,死了十几万,两百多万人无家可归。

    杨潮打着救助日本的旗号,立刻启程回东亚。(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