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芳华 > 第七百四十五章 皇城的晨曦
    羊耽这才向北面揖礼道:「昔有汉孝献皇帝,受封为魏山阳公,臣以为,今日可封魏帝、为晋陈留公,仍建国于陈留国。」

    他从余光里瞥见,皇帝秦亮的反应、与刚才没什么不同,只是回应更快:「嗯,不无道理。」

    这时钟会才揖礼道:「臣与羊公之见同。另请策封魏诸王以亭侯、都乡侯,禁锢入仕十年。」

    秦亮再次回应道:「卿等所言,各有道理。」

    四下再次安静了下来,虽然偶尔有人轻声说一两句话,但无人再当众进言。

    对于这种事,大臣本来就不太好说什么。便只有郑冲那样,想稍微挽尊;或是羊耽钟会这般,想为皇帝分忧、才提出另外的选择。

    等了一会,秦亮便合拢一张纸,转头看向中书监王明山、中书令陈安,「朕以为,太常与大鸿胪之言甚妥,因有汉孝献皇帝之事在前。诏令封曹启为陈留公,食邑万户,都陈留国之考城。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魏制。」

    两人弯腰一拜。秦亮接着说道:「魏诸宗室,论亲疏封大晋亭侯、都乡侯等;沛王封乡侯,金乡公主为乡主。魏朝时已禁锢曹氏宗室,诏书中不再提及,待几年天下安宁、下诏解禁锢可矣。」

    陈安等揖道:「臣奉诏。」

    大伙纷纷拜道:「陛下仁德!」其中司隶校尉秦朗的赞声比较大声,大概是对单独策封沛王、金乡公主挺高兴的。因为沛王兄妹虽然姓曹,生母却是杜夫人;恰好秦朗的生母也是杜夫人。

    这时秦亮转头看了一眼南墙的窗户。羊耽等也才察觉,朝阳此时刚刚升起,一缕柔和的阳光已斜照进了西厅。清晨日出之前,君臣便已处理了几件大事,可谓神速。

    秦亮的声音道:「朕的早膳简单、今日便不邀诸卿用膳了,尔等回府寺再吃罢。」他转头看向陈本,「以前廷尉的庖厨不错,尤其烤肉很香,却不知换厨子没有。」

    陈本说道:「臣没太注意。」

    司徒高柔笑道:「陛下幸廷尉府之时,臣还是廷尉。」

    众人听罢跟着笑了几声,气氛随之变得轻松了不少。秦亮便从筵席上起身:「朕去用膳,诸卿先散了。」

    羊耽等人伏拜告退,陆续退出了阅门西厅。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官员,回府寺办公很近;尤其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那些人,出阅门就能看到庭院门楼。但羊耽、郑冲、钟会等九卿的府邸都在宫城外面,便要走一会了。

    除了大司农、宗正、少府三个人在东掖门附近,剩下的人要走西掖门和阊阖门出。但不管怎样,大伙都要先出止车门,好去那里乘车。

    或因很多官职暂时没变、几个公卿基本都是熟人,各自便与熟悉交好的人一起走,三五成群往止车门

    步行。其中只有一个人在后面,钟会与公卿们确实不太熟!

    钟会比较年轻,而且他在秦府干了好几年的属官,与他熟悉的秦府掾属、大多都被暂时安排到了门下省尚书省,只有他被任命为了大鸿胪,所以回府不同路。钟会便独自吊在队伍后面,默默地跟着往南走。

    羊耽其实不喜欢钟会这个人,妻子宪英更是对他很厌恶。但同朝为官、钟会又成了皇帝亲信之一,像羊耽这样做了多年官的人,不可能在小事上与钟会交恶。

    于是羊耽主动放慢脚步,与钟会招呼了一声,说道:「先前在西厅,着实是凑巧了。」

    钟会站在原地等了片刻,接着一起慢行,转头笑道:「羊公年长,先进言无妨。」

    羊耽点了点头,说道:「士季不愧年少成名……」他本想称赞一声才德兼备,但想起叔子的评价、有才无德,羊耽也挺认可,便没说出口。

    钟会摆手道:「仆这样的名,不过是虚名。而陛下只长几年,却是威服天下、真正的盛名。」

    羊耽听到这里,附和道:「陛下以武开国,已有雄主之风。」

    他倒不是因尊上位、而违心恭维。今上确实有过许多震动天下的大功业,无须名士之间相互抬举,却连目不识丁的小民、应该都知道那些大事。

    「感谢书友「孚若的米兰」,又一个大盟主!我阳了还没好利索,要推迟几天加更哈。」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